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注标点翻译(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携持同道而去。疾时政也。○好,呼报反,下及注同。行音衡。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 [疏]“北风”至“只且”。○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 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 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已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

(1)文中单行大字是《诗经》正文 (2)紧接大字用双行小字排在正文 下的是注文:

A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简称“传”。 B《传》后的“笺云”的“笺”是汉郑玄的《毛诗笺》的“笺”。 C“○”是间隔符号。圆圈后是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 D大字[疏]后是唐孔颖达的“疏”。

[疏]下的小字是有待疏解的文字提示,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 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 “正义曰”是发端语。 “正义曰”以下是疏文。疏文是进一步对经注进行疏解 。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子舆韩厥父故中御而从齐侯 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帅所类反 [疏]注居中至在左○正义曰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仍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齐侯不知戎礼○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 [疏]注齐侯不知戎礼○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耇获则取之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宣二年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齐侯谓射君子为非礼者乃是齐侯不知戎礼也

练习:阅读上文古注并依注回答问题。 (1)给全文和注解加上标点。

(2)古代军车的座位应如何安排?

韩厥本应在哪个位置?为什么换位置? (3)为什么说“齐侯不知戎礼”?

五、古书注解的内容

古书涉及到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要注解的东西很多,因 此旧注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同时不同时代内容亦不相同。

(一)汉唐人的注解 1、解词,释义,注音。

汉唐人注解重在训释字句。读古书的许多障碍来自对一个词的音、义缺乏 了解,因此解词是古注首要的任务。如《汉书·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

11

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颜师古注:“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俗呼为妯娌,音轴里”。

汉武帝好道,崇信神仙之说,在登基元年,就以丰厚的祭礼供奉一位“神君”——长陵女子因子夭折悲痛而死,但在她嫂子宛如的身上显灵,所谓的百求百应。民多往祠。其后汉武帝亦祠之,谓之神君,震动天下。从颜注可知,陕西关中俗语的“先后”即为吴楚方言中的“妯娌”,均指哥哥弟弟妻子的合称。颜注解词后还加注读音。

2、注明典故的来源和词语的出处。

汉代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喜欢引经据典,如果不懂文章里的用典,就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因而说明这些典故来源和词语的出处,就成为注释家的重要任务。如唐代李善给梁肖统《文选》作注时,就是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是最著名的解释典故的典范之作。

3、考证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实。

后人读古书常遇到古代名物制度、人名地名以及历史事件等问题,往往茫然,所以考证名物制度,考证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实是古注中常见的内容。如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就是侧重于这方面。

4、有的重在阐明哲学思想。

有些古书,文义深奥,旨意难明,注释者往往不以解释字词为重点,重点放在原著的哲理阐发上,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晋代郭象的《庄子注》就属此类。

(二)宋人的注解

唐代以后,宋代学者也作了不少注释工作,其风格与汉唐大不相同,常利用注解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自成一种宋学体系,这是所谓“六经注我”式的注解。对后代最有影响的是朱熹。

(三)清代的注解 1、详尽可靠。

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较深的研究,从文字训诂上着手,善于由字音求字义,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所作注解大都详尽可靠,但他们在考证中,甚至对每一个字都要讲求来处,有的本来三言两语能说明的,偏偏要旁征博引,不免失于烦琐。

2、注重校勘。

古书经过历代的传刻,文字往往有讹误,为了正确理解原意,就必须订正这些错误。清代学者在校勘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这种校勘记也是我们阅读古书时需要参考的。

校勘: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来比较文字的异同和订正讹误。校是订正、考订的意思,勘是校的意思。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术语,最常见的校勘术语有:衍文、脱文、讹文、倒文 等。

1“衍文”,

12

简称“衍”,也叫“衍字”,指古书在流传过程中因传抄、刻印误增的文字。有的是已抄的字又重写因而误衍;有的是错抄入上下文字句而误衍;有的是将旁批的字错写入正文而误衍,有的误以为原文有脱字而妄添,有的是原文有讹误而随意添改,以致又衍又讹。例句见书。

2脱文

简称“脱”,亦称夺文 阙文 缺文,指古书在流传过程中因传抄、刻印而脱漏字句或行页等现象。一般包括脱字、脱句、脱行、脱页和脱简等情况。所脱之字多与上文同,抄者很容易误认为已经抄过,因而漏抄。

3讹文

亦称误文 误字。指古书在流传过程中抄错或印错的字句。误字中最多的是: 形近而讹:“鱼成鲁,虚成虎,亥成豕”。亦有一字误分二字,二字为一字。音近而讹:《元典章》“官吏”作“官例”,“奔丧”误作“搬丧”。

4倒文

亦称倒字,指古文在流传过程中前后次序出现颠倒的字句。江浙作浙江;河南江北作河北江南

5错简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句子、段落乃至篇章的颠倒错误现象。 6有意篡改

因为避讳伪造等原因有意对古籍进行篡改而造成错误。

六、旧注的不足

旧注解释了古书中许多我们读不懂的地方,其价值无疑是极大的。但是,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古注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宣传封建思想,有的对词语的训释也未必精当,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例如:

《诗经》第一篇《关雎》,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一位男子爱上了常到水边采摘荇菜的女子。但《毛诗序》认为是吟咏“后妃之德”,把诗歪曲成为宣扬封建礼教的诗。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周行,周的行列,周的军队;一说,周行,大路)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是女子怀念征人的诗。但《毛诗序》说:“《卷耳》,后妃之志也。”朱熹《诗集传》说此诗是后妃思念文王之作。这些与诗的内容并不相符,故后世学者对此颇多非议。

《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邢昺疏:“君子之人淳质而已则可,何用文章乃为君子?”邢疏将“为”解释为动词,是不明白“何以??为”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反问句式,因而误将虚词解释为实词,造成语意的误解。(君子只要本质好便够了,为什么要文采礼仪呢?)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寤生”之“寤”实是 “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可见古注中存在不少缺陷,我们不能迷信古人,对待古注要采取批判分析的态度。

练 习

13

一、单项选择题

1、古注的下列常用术语中,

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的术语是( ) A读如 B如字 C读曰 D之为言

2、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用来指出古书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的是( ) A脱 B衍 C当作 D当为

3、古书旧注中的“疏”,其特点是( )

A既对古书正文作疏解,也对前人所作传注作疏解 B用与被解释的词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释义 C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

D用来具体说明被解释的词语的特定意义 4、《毛诗笺》的作者是( )。

A毛亨 B许慎 C郑玄 D孔颖达

5、古注中的“读为”、“读曰”,一般是用来( )

A指明同义词 B说明文字的通假 C指明言外之意 D改正古书中的误字 6下列各组古注中,注者都属同一朝代的一组是( ) A高诱《淮南子注》郑玄《周礼注》赵岐《孟子章句》 B裴骃《史记集解》郦道元《水经注》杨倞《荀子注》 C刘宝楠《论语正义》李善《文选注》王弼《老子注》 D颜师古《汉书注》王先谦《庄子集解》何晏《论语集解》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 用作声训,即用与被解释的词的

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的是( )

A读若 B之言 C读如 D之为言 E当作

2、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必定是用来说明文字通假的术语是( )

A读为 B读若 C如字 D读曰 E.读如

3、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主要用于改正古书中的误字的是( )

A如字 B衍 C当为 D读为 E当作

4、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主要或是仅仅用于注音的术语是( ) A如字 B读为 C读若 D读如 E读曰 5、在后世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注解有( A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 B东汉郑玄《毛诗笺》 C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D唐陆德明《毛诗音义》

E宋朱熹《诗集传》

三、名词解释:

声训 五经正义 正义 疏 衍文 读为 读若

四、简答题 :

14

1、写出十三经的书名及注疏者。

2、解释下列注解术语的作用,并把作用类似的归在一起 :

曰、谓、为、犹、貌、谓之、之貌、读为、之言、读曰、读若、之为言、读如、犹言。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古注标点翻译(3)在线全文阅读。

古注标点翻译(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773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