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DAE ∴∠CDA=∠EDA
∴①AD平分∠CDE正确; 无法证明∠BDE=60°, ∴③DE平分∠ADB错误; ∵BE+AE=AB,AE=AC ∴BE+AC=AB
∴④BE+AC=AB正确;
∵∠BDE=90°﹣∠B,∠BAC=90°﹣∠B ∴∠BDE=∠BAC
∴②∠BAC=∠BDE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一道结论开放性题目,考查了学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二、填空题
16.在等边三角形中,两条中线所夹的钝角度数为 120°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知,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重合,所以∠1=∠2=∠ABC=30°,所以∠AFB=180°﹣∠1﹣∠2. 【解答】解:如图,∵等边三角形ABC,AD、BE分别是中线, ∴AD、BE分别是角平分线, ∴∠1=∠2=∠ABC=30°, ∴∠AFB=180°﹣∠1﹣∠2=120°. 故答案为:120°.
第16页(共29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E分别是角平分线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请你写一个第三边的可能取值 6等(答案不唯一) .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得出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设第三边长为:x,则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5<x<9, 则第三边的可能取值:6等(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6等(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得出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18.五边形的对角线的总条数是 5 . 【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即可.
【解答】解:五边形的对角线的总条数是:5×(5﹣3)÷2=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的计算,掌握计算公式:
19.已知线段a,b和m,求作△ABC,使BC=a,AC=b,BC边上的中线AD=m.下面作法的合理顺序为 ③①② (填序号):①延长CD到B,使BD=CD;②连接AB;③作△ADC,使DC=a,AC=b,AD=m.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先作△ADC,再延长CD到B,最后连接AB. 【解答】解:作法:①作△ADC,使DC=a,AC=b,AD=m ②延长CD到B,使BD=CD,
第17页(共29页)
是解题的关键.
③连接AB;
故答案为:③①②.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的几何作图,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主要利用圆规截取或以某点为圆心,以所作的线段长为半径作圆得出.
20.如图,∠AOE=∠BOE=15°,EF∥OB,EC⊥OB,若EC=1,则EF= 2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作EG⊥OA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G的长度,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EF=∠COE=15°,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内角的关系求出∠EFG=3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解题.
【解答】解:作EG⊥OA于G, ∵EF∥OB,
∴∠OEF=∠COE=15°, ∵∠AOE=15°,
∴∠EFG=15°+15°=30°, ∵EG=CE=1, ∴EF=2×1=2. 故答案为2.
第18页(共29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综合性较强,是一道好题. 三、解答题
21.如图,△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2,1),B(﹣4,5),C(﹣5,2),直线l经过点(﹣1,0)且和y轴平行.
(1)作△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其中点A、B、C的对称点分别为A1、B1、C1; (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即可; (2)根据点A1、B1、C1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即可. 【解答】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由图可知,A1(0,1),B1(2,5),C1(3,2).
第1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如图,已知∠A=20°,∠B=27°,AC⊥DE,求∠1,∠D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A+∠APE,只需求∠APE,由AC⊥DE,得∠APE=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D的度数. 【解答】解:∵AC⊥DE, ∴∠APE=90°. ∵∠1是△AEP的外角, ∴∠1=∠A+∠APE. ∵∠A=20°,
∴∠1=20°+90°=110°. 在△BDE中,∠1+∠D+∠B=180°, ∵∠B=27°,
∴∠D=180°﹣110°﹣27°=43°.
【点评】考查三角形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内容简单,可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23.作图题(只画图,不写过程)
第20页(共29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期中数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