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水平和学校管理的水平。要有50%以上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考察毕业论文时或毕业设计,首先看选题,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能否达到培养方案目标要求,选题是否结合实际;专家还看选题是否前沿,有无明显的错误等;通过选题看指导教师有否科研工作背景、实际工作(例如工程)背景,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适当,保证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讨论。其次是考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除考察本身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外,还应考察以下几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应用各种工具(包括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某些学科的经济分析能力;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5. 一级指标:教学管理
二级指标:管理队伍;质量保障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5.1 管理队伍
主要观测点:结构与素质 5.1.1结构与素质
合格标准: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要求管理队伍在年龄、学历、学缘、专业、职称、任职时间、能力等方面,构成合理的结构,发挥最佳的整体管理职能。对管理者个人要求具有适应管理工作的德与才,在重要岗位工作的管理人员应有从事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中。
教学管理部门既是行政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又是学术研究部门。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以教学管理研究和教育研究为基础,因此,开展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是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5. 2 质量保障
主要观测点: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质量控制 5.2.1管理制度
合格标准: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教学管理文件和制度健全,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促使管理制度创新。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保证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如教师的调停课有无相关的制度和相关的手续等。
5.2.2质量标准
合格标准:制定了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实施办法,执行较严格。
学校制定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标准就无法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质量是多层面、多样化的。各学校的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考察时要注意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重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年论文、实习、毕业论文等,考察这些环节有无标准,并且这些标准要能体现好坏,并确保严格执行。
5.2.3质量控制
合格标准:初步建立了内部质量监控及评价制度,运行有效。
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包括统计和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6个环节组成的闭环。
学校有否建立、制定相应的机构、组织、制度、措施,实施质量监控。实施效果是否明显。教学评估与检查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学校开展教学评估的重点是课程评估、教师授课(实验教学)评估、学生学习评估、院系教学工作评估等。评估工作应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校开展评估工作,应有一个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有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6. 一级指标: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二级指标:学风建设;课外活动;指导与服务
6.1 学风建设
主要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 6.1.1政策与措施
合格标准: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学校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规范学生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生要以学为主,勤奋刻苦。学校要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6.1.2学习氛围
合格标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学习氛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氛围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的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1)校园氛围。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2)学生管理。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日常管理;(3)教育载体。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课外实践等;(4)形象表现。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是从考察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良好的考风考纪中体现出来。
6.2课外活动
主要观测点:课外科技活动;课外文体活动 6.2.1课外科技活动
合格标准: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具体措施;学生参与面较广。
学校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鼓励开展与学科专业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科技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科技成果、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6.2.2课外文体活动
合格标准: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重视开展富有时代特点、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参加课外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文体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文艺作品、展演展出、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6.3指导与服务
主要观测点:组织保障;学生服务 6.3.1组织保障
合格标准:按国家规定配备了学生工作队伍,设置了相关机构;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参与指导学生的教师数量较多,效果较好。
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和机构,职责明确,能有效开展工作;制定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和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多方位、多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学习、生活、活动、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心理、就业、考研等,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效果显著。
6.3.2学生服务
合格标准: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基本满意;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牢固树立“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在有关机构的组建基础上,切实开展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活动,如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服务学生求知求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有专门机构负责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调适服务方向与服务措施,培养服务能力。
7. 一级指标:教学效果
二级指标:思想道德教育;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体育美育;
校内外评价;就业
7.1思想道德教育
主要观测点:思想政治工作 7.1.1思想政治工作
合格标准: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方面成效显著;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志愿者活动,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恒心和毅力;培养诚信守法、团结合作精神。
道德素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处理与他人利益关系的内在枢纽,当代大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
文化素质的内容是广泛的、多方面的,它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开设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讲座和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要营造校园文化,形成浓郁的人文教育的氛围。人文教育除了讲座和选修课外,要有相应的校园文化。要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注意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三进”方针,要形成教育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主要以实践方式进行,大力开展增进民族团结的专家讲座、政策研究、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山乡田野、土家苗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长才干,讲求奉献。
7.2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主要观测点: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1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合格标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该指标是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的现状、实际水平,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方案)的要求,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新建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理解(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