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网上判断选择和课本上的案例分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绪论:

1. 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如下: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 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 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计量资料) 2. 治疗结果分为有效和无效的资料,严格说来属于(等级资料) 3. 调查某医院医生的工作状况,医生一天内上班的时间是(变量) 4. 患者的病情程度(轻、中、重)资料属于(等级资料) 5. 患者的性别资料可以转换为(计量资料) 6. 空腹血糖(mmol/L)资料属于(计量资料)

8. 城市噪音(-、+、++、+++、++++、+++++)资料属于(等级资料) 9. 测量某病病人的抗体滴度(1:2,1:4,1:8,?),是(计量资料) 10. 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计量资料) 11. 一批病人的淋巴细胞转换率(%)是(计量资料)

12. 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计数资料) 13. 只要增加样本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14.某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属于小概率事件(√) 15. 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16. 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7. 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可以相互包含。(×) 18. 医学领域中的三类资料不能互相转换。(×)

19. 定量变量按取值的不同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两种。(√)

20. 科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研究设计的好坏,研究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决定着整个统计工作的成败。 21. 没有较好的统计学知识,就不可能进行较好的科学研究,更不可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22. 用SAS和SPSS统计分析的结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可以不必说明算法。(√) 23. 小概率事件是指P≤5%的随机事件。(√)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

1. 对于偏态分布资料且过高才有临床意义,95%单侧参考值范围宜用____表示。(-∞~~95%) 2. 某病人的某项指标低于正常人,但有部分重叠,为控制漏诊率应当考虑_____。(提高正常值下限值)

3. 若正常人的血铅含量X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制定X的95%参考值范围,最好采用(其中 y=lgx, sy 为y的标准差)__。(反对数(y±1.64sy))

4. 某资料的观察值呈正态分布,理论上有_______的观察值落在均数±1.96标准差范围内。(95%) 5. 变异系数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计量资料相对离散程度) 6. 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用_____ 较好。(标准差) 7. 正态分布的频数表资料,宜用____________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算术均数和标准差) 8.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表资料,宜用___指标进行统计描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9. 算术均数比中位数_____(更适于正态分布资料)

10.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同质变量值的__________指标(集中趋势) 11. 以下关于频数表的用途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描述某变量随另一变量变动的情况) 计数资料统计描述:

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2.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3.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是_(麻麻疹疫苗借种人数)

4. 某厂全厂职工不同年龄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如下表,据此可认为____。表3-20 某厂全厂职工不同年龄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年龄(岁) 人数 发病数 发病率(%) 35~ 67 8 10.9 45~ 53 11 20.7 合计 120 19 15.8(该厂工人呼吸系统发病率45岁组高于35岁组)

1

5. 欲了解某地5~15岁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抽样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6.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7. 甲乙两地同一年婴儿总死亡率的比较____。(可直接比较)

8. 某区一年内死亡200人,其中16人因癌症死亡,癌死亡率为8% 。(×)

9. 调查显示某地省级医院的肺癌病死率高于基层医院,因此可认为省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不如基层医院。(×) 10. 随机抽取两个样本,根据他们计算出的率可直接比较。(×)

11. 调查100名皮痒病人,发现他们中98%常用“XX”牌蚊香,可能这种蚊香是引起皮痒的原因。(×) 12. 某人用某种新药治疗5例胃溃疡患者,其中有4例好转,1例无效,该新药的有效率为80%(×) 13. 分析同一地方三十年来肺癌的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直接计算各年的率即可。(√)

14. 若甲地老年人的比重比标准人口的老年人比重大,则甲地标准化后的食道癌死亡率比原来的高。(×) 15. 计算率的标准化率只是便于资料间的相互比较,标准化率不是反映某时某地的实际水平。(√)

16. 已知某矿有一定放射性,并发现工龄在20年以上职工肺癌患病率达300/10万,而工龄不满两年的职工仅20/10万,因此认为此矿的放射性与肿瘤发病有关。(×)

17. 比较两地胃癌死亡率,如果两地的总死亡率相同,则不必进行标化。(×) 18. 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大小的指标是构成比。(×)

19. 比较两地某病的总死亡率时,若两组资料的年龄构成不同,应计算标准化率。(×) 20. 两样本标准化率的比较应进行假设检验。(√)

21. 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22. 由于选定的标准不同,算得的标准化率也不同,但比较的结论相同。(√) 23. 患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常见病。(√) 24. 发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多发病。(√)

25. 患病率高,发病率也高的疾病称为常见多发病。(√) 统计图表

1. 一个好的统计表能够说明多个中心内容,这是因为它能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有很高的统计效率。(×) 2. 广义统计表包括工作中使用的调查表、整理表和统计分析表,狭义统计表仅指统计分析表。√ 3. 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之一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4. 统计图的纵坐标都必须从0开始。×

5. 多个构成比的比较可以选用圆图或百分条图。×

6. 普通线图的横轴和纵轴都是算术尺度,用于描述某指标随时间或另一指标变化而变化的绝对变化趋势(变化幅度)。√ 7. 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

8. 绘制直方图时,如果各组的组距不相等,要换算为等距后再绘图。√

9. 箱式图通常选用5个描述统计量,即最小值、P25、均数、P75、最大值。× 10. 描述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宜用散点图。√

11. 欲比较甲乙两地20年来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速度,宜选用 ______。(半对数线图) 12. 为了初步了解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宜选用 ______。(散点图) 13. 为了表示某医院的住院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可绘制______。(圆图)

14为了比较工业发达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恶性肿瘤的构成情况,宜绘制______。(百分条图) 15. 表示某地7岁女孩的身高的频数分布情况,可用 _______。(直方图) 16. 制作统计表时,下列说法不符合统计表的制表原则和要求的是_______。(横标目必须位于表头的右侧,纵标目必须位于表头左侧)

17. 箱式图主要用于__________。(描述一组或多组数据的分布特征)

18为了比较甲乙两地不同性别的人群爱滋病的患病情况,宜选用__________。(复式条图) 19. 以下关于统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条图和直方图的纵标目不能有折断线)

2

20. 一张好的统计表能够说明多个中心内容,这是因为它能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有很高的表达效率。× 21. 半对数线图横坐标表示算术尺度,纵坐标表示对数尺度。√ 总体均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反映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

2. 对同一样本资料来说,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宽度小于医学参考值的宽度。√

3. 样本均数围绕总体均数呈正态分布,经样本均数减已知总体均数除以标准误变换t值所组成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4.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Z检验中,若Z≥Z0.05,则在α=0.05水平上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 5. 在t检验中,若拒绝H0,P值越小,则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6.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推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差别大小。× 7. t检验可用于同一批对象的身高与体重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8. 为研究用某种疫苗接种后效果的差别,作两样本抗体滴度几何均数(G1,G2)差别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是两总体算术平均滴度相等H0:μ1=μ2 。×

9. 两样本均数差别作假设检验,无效假设成立与不成立时所犯II类错误的概率相等。× 10. 如果样本不是通过随机抽样得来的,作假设检验就失去了意义。√ 11. t检验时,当t<t0.05(v),P>0.05,就证明两总体均数相同。× 12. 拒绝H0时,P值越小越好,接受H0时,P值越大越好。√ 13. 假设检验中,II型错误的定义为“接受无效假设时所犯的错误”。×

14同一资料作假设检验,单侧更易得到有差别的结论,所以应选用单侧检验。×

15. 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方差齐性,但与正态分布相比略有偏离,样本含量都较大,因此仍可作t检验。×

16. 在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用药后数据与用药后数据减用药前数据,所得到的结论相同。√ 17. 在t检验中,两样本差别有意义时,统计上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的两总体均数不同。√ 18因为有两类错误的存在,所以不能凭假设检验的结果下结论。×

19. 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比较,当P<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20. 用可信区间也可以解决假设检验的问题。√

21.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z检验与两样本率比较的z检验都基于标准正态分布。√ 22. 作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当差别有统计意义时,t值越大则_________。(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23. t检验中,t>t0.05(v),P<0.05,拒绝检验假设,其依据是________。(原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 24. 比较两药疗效时,若_____________,可作单侧检验。(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25.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_______________。(要求两组方差齐性) 26. 甲地正常成年男子Hb均数为14.5克%,标准差为1.20克%,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正常成年男子,其Hb均数为12.8克%,标准差为2.25克%。又从乙地随机抽取15名正常成年男子,其Hb均数为16.8克%,标准差为1.85克%。推断16.8克%与14.5克%代表的总体有无差别,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27. 甲地正常成年男子Hb均数为14.5克%,标准差为1.20克%,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正常成年男子,其Hb均数为12.8克%,标准差为2.25克%。又从乙地随机抽取15名正常成年男子,其Hb均数为16.8克%,标准差为1.85克%。推断16.8克%与12.8克%代表的总体有无差别,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成组t检验)

28. 关于检验假设,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_(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定)

29.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如P<0.05,则下面哪个结论正确?_____________(两总体均数不同) 30. t检验中,不同类型资料的t检验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统计量t的计算公式不同) 31. 作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当方差不齐时,下述哪一个是错误的?(仍作t检验)

32. 关于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近似t检验,下面哪个是错的?_________(对t值进行校正) 33. 对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要进行两样本的比较,__________。(将数据取对数后,用t检验) 34. 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下列何者所取__________第二类错误最小(α=0.30) 35. 若比较云南丽江市和大理市抽样调查的健康成年男子血清胆固醇的平均含量,可采用_______。(两样本均数(独立样

3

本)比较的t检验) 方差分析:

1. 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相同。√ 2. 多个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F > F0.05,ν,可认为各组均数都不相同。× 3. 方差分析可用于推断两个及以上样本均数之间有无差异。× 4. 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各样本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5.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可用成组t检验。×

6. 完全随机设计的资料可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以提高统计效率。×

7. 如果随机区组设计的资料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来分析,那么前者的SS区组+SS误差等于后者的SS组内,因此这样做就降低了统计效率。√

8. 进行4个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若P<0.05,则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之间有差别,但不能认为4个样本均数彼此之间都有差别。×

9. 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除需满足一般方差分析的条件外,还需特别满足协方差阵的球形性或复合对称性。√ 10. 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可分析资料数据的主效应、单独效应和交互效应。√ 11. SNK(Students-Newman-Keuls)法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 12. LSD-t检验主要用于事先有明确假设的证实性研究。√ 13. 对数变换可以使某些资料达到方差齐性的要求。√

14平方根变换可以使服从Poisson分布的资料或轻度偏态资料正态化。√ 15. 单独效应是指其它因素水平固定时,同一因素不同水平的差别。√

16. 般血铅呈偏态分布,有时呈对数正态分布,故对血铅值资料可用对数变换。√ 17. 方差分析中,如果处理因素无作用则F值一定等于1。×

18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分析中,受试对象间的变异可以分为处理因素K的变异和个体间误差的变异。√ 19. 两独立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可用t检验,也可以用方差分析。√ 20.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21.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从总变异中分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是指_____。(从总均数的离均差平方和分出组间均差平方和和组内均差平方和)

22.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用于_________。(检验各个处理组总体均数之间和区组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23. 配对计量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时,___________。(用配对t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都可以) 24. 各组数据的________不可以作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例数不等时) 25.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MS组间是_________。(表示处理因素的作用和均数的抽样误差两者综合结果的指标) 26.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_________。(F值不可能是负数) 27. 方差分析中,当F>F0.05(v),P<0.05时,结果______。(可认为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28.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可进一步作___________检验(q检验) 29.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为________。(随机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30. 当某因素的各单独效应随另一因素变化而变化时,则称这两个因素间存在____。(交互效应) 31. 球对称性通常采用_______来判断。(Mauchly检验(Mauchly’s test))

32. 变量变换的目的是_______(使方差齐性、使资料正态化、使曲线直线化) 33. 常用四种变量变换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对数、平方根、倒数、平方根反正弦变换) 34. 服从Poisson分布的资料转换成正态分布时适用的方法 ______。(平方根变换)

35. 抗体滴度资料、疾病潜伏期、食品、蔬菜、水果中农药的残留量等资料,转换成正态分布时适合的方法为______。(对数变换)

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测试

1. 所有二项分布的资料,均可以用p±zαsp估计其可信区间。× 2. 在二项分布资料中,二项分布的总体均数为 。√

4

3. 所有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均属二项分布。×

4. 两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最好用二项分布法计算概率。×

5. 当π小于5%, n很大时,二项分布资料可用Poisson分布来近似处理。√ 6. Poisson分布的均数等于其方差。√

7. 一般情况下商场空气中细菌的分布可看作Poisson分布。√ 8. Poisson分布的阳性数具有均数、相对数的含义。√

9. Poisson分布具有可加性,因此可将小单位相加以满足正态近似性。√ 10. 所有发生任何罕见现象的次数均可视为Poisson分布。×

11. 在二项分布资料中,当________,可用正态分布法进行处理。(np与n(1-P)大于5时) 12. 一般实际资料中,血铅含量分布属于_______。(对数正态分布) 13. 一般正常人群中血清胆固醇含量分布属于_______。(正态分布) 14一般医院的医疗事故发生次数分布属于_______。(Poisson分布) 15. 一般人群中胃溃疡患者的资料分布属于_______。(二项分布) 卡方检验

1. 五个百分率的差别的假设检验,卡方值> 卡方界值0.05(v),可认为各组总体率都不相同。× 2. 三个工厂门诊疾病构成比作比较时,不可作卡方检验。× 3. 三行四列的表作卡方检验允许有一个T<5。×

4. 2×2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如P<0.05,可认为两样本率不同。× 5. 卡方值表示的是实际数和理论数的符合程度。√

6. N=60,理论数均大于5的四格表,对两个率差别作假设检验,也可用确切概率法。√

7. 对三个地区血型构成(A、B、O、AB型),作抽样调查后比较,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且n>40,可用卡方检验,也可用确切概率法。×

8. 四格表作确切概率法时,理论数不能小于1。×

9. 对资料进行2×2列联表χ2检验,在计算χ2值时,用四格表的一般公式和校正公式求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10. 进行三个率差别的χ2检验,当P<0.05时,可认为各样本率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别,但不能说明彼此之间都有差别。×

11. 对于有序行列表,在比较各处理组的效应有无差别时,用χ2检验不是最好的方法。√ 12. 卡方检验可用于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13. 一个资料如能用2×2列联表卡方检验也一定能用z检验。×

142×2列联表资料的校正卡方检验,当P值在界值附近时特别有意义。√ 15. 卡方检验可用于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16. 配对计数资料做优劣性检验时,当b+c<40时,应用校正公式计算卡方值。√ 17. 五个样本百分率比较时,有2个理论频数小于5大于1时____(直接作卡方检验) 18四格表中的一个实际频数字为1时,____________。(还不能决定是否能做卡方检验) 19. 两个四格表一个P<0.01,另一个P<0.05,可认为___________。(前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 20. 三行四列表作卡方检验当有3个格子的1<T<5时,_________。(最好增加样本例数)

21. 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一个格子的实际数有变化,则其理论数______(不变)

22. 用触诊和X摄片对100名妇女作乳癌检查,触诊有50名阳性,X摄片有60名阴性,两种方法均阳性者10名,两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的人数是___(20)

23. 在四格表精确概率法计算中,变动四个基本数据可组合________个四格表(最小周边合计数+1) 24. 四个样本率进行卡方检验,拒绝H0时,结论为___(各组总体率不全相同)

25. 胃溃疡患者的病情程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卡方检验的H0为____(胃溃疡患者的病情程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26. 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卡方检验______。(T>5且n>40)

5

27. 精确概率法中各个四格表的概率是按什么方法计算的?______(超几何分布) 28. 三行四列的表作卡方检验,其自由度为______。(6) 29. 四行四列的表作卡方检验检验允许有一个1<T<5。√ 秩和检验

1. 非参数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比参数统计方法广泛。√

2. 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中,两组数据统一从小到大编秩次。×

3. 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秩和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时,需要对α进行调整。√ 4. 在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 5. 多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在等级资料编秩次时,相同等级的个体属于相持。√

7. 在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以例数较多者的秩和为统计量T。× 8. 无论什么资料,秩和检验的检验效率均低于t检验。×

9. 非参数检验又称任意分布检验,其意义是不涉及特定的总体分布。√ 10. 作配对秩和检验时,对子数n必须大于5。√

11. 配对计量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时,首先考虑资料是否符合t检验条件。√ 12. 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统计效率高于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

13. 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当采用z检验时,此时检验属于参数检验。×

14多个独立样本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若组数k>3,样本例数均大于5,查χ2界值表确定P值。√ 15. 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中,其检验假设H0为____________。(差数的总体中位数等于0) 16. 作秩和检验要求资料____E__。(A、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B来自正态总体方差小,C,来自严重偏态总体,D来自正态总体,均数相差较大,E以上都不要求)

17. 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为:如检验假设成立,则_________。(计算得的H值不会太大) 18两组原始资料的秩和检验中,由于________必须进行z检验的校正。(相同秩次较多时) 19. 以下检验方法中,______________不是非参数统计方法。(t检验) 20. 多组等级资料应选择____________作统计量(H值)

21. 两组不配对计量资料,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而方差不齐,假设检验最好用____。(t’检验) 22. 配对计量资料,差值分布不接近正态分布,最宜用________。(配对符号秩和检验)

23. 某医师作了一个配对秩和检验,n=8,T+=12,T-=24,查T界值表得T0.05=3~33,则P值为_(P>0.05)

24. 某医师作了一个两样本秩和检验,n1=10,T1=78,n2=11,T2=153,查T界值表得T0.05=81~139,则P值为__(P<0.05)

25. 四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n1=4,n2=5,n3=6,n4=6,查卡方界值表时自由度为______(3) 26. 配对秩和检验中,n<5不能得出_________结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7.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当ni>5 时,应查________确定P值(卡方界值表) 28.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当T等于T0.05(20)的下限值,则_________。(P=0.05) 29.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若相同个数较多时就必须进行______。(校正) 30. 多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H0假设为_________。(各个总体分布相同)

线性相关:

1.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的数据也可算出一个相关系数,但毫无意义。√

2. 散点呈直线趋势,且x增加,y也增加,可认为两变量间有正相关关系× 3. 当r<r0.05,v时,可认为两变量间无任何关系。× 4. 算得r=0.85,可认为两变量间相关较密切。× 5. 等级资料也可作Pearson相关分析。×

6

6. 配对计量资料也可进行相关分析。√ 7. r>r0.05,v,可认为两变量相关较密切。×

8. rs计算简便,故一般资料应首选等级相关分析。× 9. 进行r的假设检验应先确定是用单侧还是双侧检验。√

10. Pearson相关分析可用于分析给药剂量与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 11. 相同秩次较多时,计算校正rs值,校正后,P值增大。√

12. Pearson相关分析中,样本含量越大,则越容易出现有统计意义的结论。√

13.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测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

14. 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1是0.8,P1<0.01;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r2为-0.9,P2<0.05,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高。× 15. 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16. 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17.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正态变量。× 18. 不满足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可以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19. 相关系数r有正负、有大小,因而它反映的是两现象之间具体的数量变动关系。× 20. 建立了回归方程,且b有统计意义,就可认为两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 21. 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都属于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22. Sb表示样本回归系数的变异程度。√

23. 凡是可以做直线回归的资料,均可做直线相关分析。× 24. 回归方程y =a+bx 的适用范围是x>0。×

25.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价,是因为b和r的符号相同。× 26. b为负值时,表示x每增加一个单位,y就平均减少|b|个单位。√

27. 回归分析中b<0,经检验P<0.01,则可认为能作相关分析的两变量呈负相关。√ 28. 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都可以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29. 对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有多种方法,实际应用时可任选一种。√ 30. 同一资料算得r=0.8875,b=-2.1。×

31. 1992年某市城郊铅污染与儿童学习成绩有线性关系,可认为铅污染是该地儿童成绩低下的原因。× 32. 回归分析中,b越大,Sb也越大。×

33. 回归系数越大,则两变量间关系越密切。×

34. 若分析身高和肺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身高值预测肺活量值,则采用____(直线回归分析) 35. 简单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______(可用r的检验代替、可用t检验、可用F检验) 36. 、| r |>r0.05( n-2)时,可认为两变量x与y间______(有直线相关关系) 37.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____(r>0,b>0)

38.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____(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39. 简单相关系数检验的无效假设H0是____(p=0)

40. 在秩相关分析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适用偏态分布的资料、总体分布位置的资料、等级资料) 41.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_____(圆周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42. 在回归直线y=a+bx中,b表示_____(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43. 某研究者测定58个中学生的体重,询问了他们每天睡眠时间,作直线相关分析,其自由度为(56) 44. b的取值范围是___(-∞<b<+∞)

45. 直线回归分析要求资料____(y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46. 两组资料中,回归系数大的资料,_____(x变化引起y的变化幅度也大) 47.以下哪一条不是回归分析的必要条件?______(两变量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 48. 两组资料中回归系数b大的那组_______(相关系数可能大也可能小)

49. 作回归分析的程序通常为:____(先绘制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时,在进行回归分析。)

7

50. 直线回归分析可用于研究________之间的关系(肺活量与胸围) 51. 、__________,回归方程拟合得越好(决定系数越大) 52. 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1,则______。(SS总=SS回)

53. 直线回归分析中,求得回归方程后,代入两点绘出回归线,则下面哪项正确?______(所绘回归线必过点(x均值,y均值)) 54. 某资料算得b=3.25,作t检验得P<0.05,说明两变量是________。(正相关) 55. 散点密集于一条直线,且呈水平分布,则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____(无相关关系) 56. 散点呈直线趋势,当x增加y减少,则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______(负相关关系) 57. 若r=0.2,P>0.05,则_____(尚不能认为两变量有相关关系)

58. 两个变量x、y作直线相关分析,_______(要求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

59. 分别测得1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14例健康人的尿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两组资料标准差接近,分析尿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与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否有关,拟作_________。(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60. 据下表资料分析是否年龄与发病率有关。可用什么统计方法?______。年龄组(岁) 0~ 10~ 20~ 30~ 40~ 50~ 60~ 70~发病率(%) 10.0 8.57 8.18 9.00 8.00 7.14 3.33 0.0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61. Pearson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P<0.05,_______(可认为两变量存在相关关系)

多重线性回归和相关

1. 标准偏回归系数可用来直接解释自变量和应变量的依存关系,但在不同的模型中不能进行比较√ 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只适合于用来分析应变量与自变量都为连续性的资料× 3. 在筛选自变量时,逐步回归法优于其它方法。√ 4. 逐步回归也能有效遏制多重共线性问题。√

5. 多重线性回归仅仅要求应变量是为连续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而自变量可以是计量资料,也可以是计数资料,还可以是无法精确测量的等级资料。√

6.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必须要求样本量足够大。√ 7. 多重相关就是多个变量间的共同相关。×

8. 偏相关是一个变量与另一些变量的线性组合的相关。×

9. 多重回归分析中对变量的量化方向不同时可导致偏回归系数的符号不同√ 10. 偏回归系数的符号与同级偏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 11. 偏回归系数的符号说明该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方向。√ 12. 多重回归中校正的复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回归方程越好。√ 13. 多重回归的检验与复相关系数的检验是等价的。√ 14. 复相关系数一定是正值。√

15. 当只有两个变量时,复相关系数与简单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相等。√ 16. 多重相关中要求各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 17. 多重回归中要求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18. 作多重回归分析时,应作回归诊断以说明资料是否适合作多重线性回归。√ 19. 多重回归中求解系数常采用最小二乘法。√

20. 多重回归中没有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表明该变量对因变量无作用。× 21. 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可能导致回归系数的求解失败。√

22. 若要得到剩余误差最小的回归方程,最好选______回归(最优子集法) 23. 多重回归中要说明哪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大,应采用______。(标准偏回归系数) 24. 多重回归中要很好地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好选用(后退法) 25. 多重回归中,复相关系数的平方说明______。(回归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 26. 在多重回归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增加一个相同的常数,则相应的_____。(偏回归系数不变) 27. 在多重回归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k,则_____。(该偏回归系数变为原来的1/k倍)

8

28. 作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时,若降低进入的F值,则进入方程的变量一般会_____。(增多) 29. 作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时,若减小进入的P值,则进入方程的变量一般会_____。(减少) 30. 逐步回归分析中,如增加引入的自变量,则_____。(回归平方和增大,残差平方和减小) 31. 逐步回归分析中,如增加引入的自变量,则复相关系数_(增大) 32.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有很多指标, _____除外。(条件指数) 33. 回归诊断中的LINE条件,指_____。(线性、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3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对自变量的要求是_____。(计量、计数、等级均可) 3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要描述回归方程,应采用_____。(偏回归系数)

诊断和筛检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测试

1. 金标准是指目前公认最好的、最可靠的、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也称标准诊断方法。√

2. 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是指应用实验、仪器设备等手段检查就诊者,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切检测方法。√

3. 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是指应用简便快速的实验或其他检测方法,从大量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可疑患者的试验方法。√ 4. 筛检和诊断试验的灵敏度越高越好。×

5. 当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变时,阳性预测值随患病率的增高而增大。√ 6. 若目的要尽量减少误诊率,应提高灵敏度。× 7. 若目的要尽量减少漏诊率,应提高灵敏度。√ 8. 选择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提高患病率。√ 9. 平行试验的优点是灵敏度提高,漏诊率降低。√ 10. 阳性预测值越大,医师诊断的把握性也越大。√ 11. 特异度降低,误诊率增高。√

12. ROC曲线下的面积(Az)取值范围为0~1之间。√

13. Kappa值没有考虑偶然因素(机遇因素)对一致性的影响。×

14. ROC曲线下的面积(Az)可以反映某个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大小。√ 15. Kappa值的取值范围为-1~1。√

16. 如果K值为负数,说明观察一致率比偶然因素造成的一致率还小。√ 17. K=-1,说明甲乙两个诊断完全不一致。√ 18. K=0,说明观察一致率完全由偶然因素所致。√

19. K>0,说明观察一致程度大于因偶然因素造成一致的程度。√ 20. K=1,说明甲乙两个的诊断完全一致√ 21. 灵敏度下降,漏诊率增高。√

22. 符合率(agreement/consistency)是诊断试验正确诊断为阳性与正确诊断为阴性的例数之和占全部诊断例数的百分率。√ 23. 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是诊断试验阴性结果中实际非病人的概率√ 24. 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是诊断试验阳性结果中实际为病人的概率。√

25.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_)是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即漏诊率与特异度之比为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_ )√

26.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 )是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或灵敏度与误诊率之比就是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

27. LR+的取值范围为(0, ∞),其值越大,检测方法证实疾病的能力越强。√ 28. LR_的取值范围为(0, ∞),其值越小,检测方法排除疾病的能力越好。√

29. PV+和PV_的取值范围在(0, 1)之间;在总体人群患病率不变的情况下,其值越接近1,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越高。√ 30. 诊断指数(diagnostic index, DI)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DI值越大,诊断效能越好。一般DI>170%诊断效能才好。√

9

31. Youden指数(Youden’s index, γ) 是诊断试验中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基数1,表示诊断试验发现真正的患者和非患者的总的能力。√

32. 漏诊率(β)是诊断试验将实际有病的人错误地诊断为非病人的百分率,也就是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FNR)。√ 33. 漏诊率(β)=1-灵敏度√ 34. 误诊率(α)=1-特异度√

35. 误诊率(α)是诊断试验将实际无病的人错误地诊断为病人的百分率,也就是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FPR)。√

36. 特异度(specificity , Spe) 是实际未患病且被诊断为阴性的百分率,也称为真阴性率(true negative rate,TNR)该指标只与对照组有关,反映了诊断试验排除非病例的能力。√

37. 灵敏度(sensitivity,Sen)又称为敏感度,或称为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TPR),是实际患病且被诊断为阳性的百分率,该指标只与病例组有关,反映了诊断试验检出病例的能力。√

38. 在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诊断试验也诊断为阳性的病例数,可以称为真阳性。√ 39. 在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人中,诊断试验也诊断为阴性的病例数,可以称为真阴性。√

40. 在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人中,诊断试验却诊断为阳性的病例数,称为假阳性(false-postive),就是将没有病的人诊断为病人即误诊。√ 41. 在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诊断试验却诊断为阴性的病例数,称为假阴性,就是没有将有病的人准确地诊断出来即漏诊。√ 42. 诊断试验的灵敏度越高,则_______。(阳性预测值越大) 43. 诊断试验的特异度越高,则_______。(阴性预测值越大) 44. 假阳性率又称_________。误诊率 45.假阴性率又称 漏诊率

46. 为了普查、普治病人,一般要提高_________。灵敏度 47.为了确诊病人,一般要提高_________。特异度

48. 某个诊断试验ROC曲线下的面积(Az)为0.856,诊断准确性评价为_______。中等 49. 某个诊断试验Kappa值为0.66,诊断一致性评价为_______。中、高度一致 50. 一般使用________评价健康改善情况(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51. SPSS软件ROC曲线主对话框选项一般应该_________。全选

实验设计:

1. 良好的设计是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先决条件。√

2. 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研究者能够人为地设置处理因素,即是否给予干预措施分为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两类。√ 3. 对照组在实验中也被看成是一种处理,而且是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4. 实验设计中均衡性原则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一切条件应尽可能相同。× 5. 非实验性研究中,研究者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即处理因素)。× 6. 设计中采用盲法可以减少或避免观察人员的偏性√ 7. 一般试验可以不设对照,重要的试验才设置对照。×

8. 单盲法是让受试对象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或对照组,但不知道用什么处理。× 9.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收集一些资料,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方法处理。× 10. 重复原则是指少选择样本例数。× 11. 1-β越大,所需样本例数越小。×

12.Ⅱ期临床试验是通过盲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13. 析因试验设计可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14. 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的道德原则。√ 15. α愈大,所需样本例数越小。√ 16. s愈大,所需样本例数越小。×

10

17.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18. 随机对照实验中所谓随机化就是由受试对象随便选择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 19. 随机化、重复和对照原则的实施也就是均衡原则的实施。√ 20. 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区组内及区组间的差异都是越小越好。√

21. 在实验设计中,样本含量越大,越符合其重复原则,越能降低实验误差,所以实验中样本一定要尽可能的多。× 22. 、Ⅱ期临床试验是指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23. 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预实验得知:A×B、B×C不可忽视。若希望实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实验设计时最好选择_____(析因设计)

24.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实验设计可认为设置处理因素) 25. 在实验性研究中,受试对象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是由研究者主观决定的。× 26. 实验对照是指几种药物的实验组互为对照。× 27. 随机化包括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 28. 随机化是实现均衡性或齐同性的手段。√

29. 预试验的样本标准差s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30. 析因设计既可以研究各因素的主效应作用,又可以研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1. 临床试验中,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通常不让受试者及其家属知道他参与这项试验。× 32. 双盲法是指受试者和统计人员都不知道观察对象接受何种处理。× 33. 处理因素一般是指外部施加的因素(如某种药物或手术),因此受试者本身的某些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况等不能成为处理因素。×

3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____随机、对照、均衡、重复

35. 对于样本含量,一般来说___容许误差δ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36. 在研究某种化学物质致癌作用的动物实验中,实验组注射该化学物质,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这属于_________(空白对照) 37. 为评价三种新药治疗流感的疗效,某医师将抽取的流感患者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并互为对照,这属于:相互对照 38. 某医师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受试者用泵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这属于:自身对照 39. 某医生研究美泰宁对失眠的疗效时,实验组服用美泰宁,对照组服用淀粉,这属于:安慰剂对照

40. 某医师观察中药雾化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实验组采用中药水雾化吸入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水液雾化剂治疗,这属于:实验对照

41. 某医师研究某中药的利尿效果,实验组用该中药治疗,对照组用速尿治疗,这属于:标准对照

42.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组计量资料(数据呈正态分布)比较时,一般首选:完全随即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43. 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___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44. 琴纳采用牛痘苗接种23人后再接触天花病人无人患天花,而当时一般人接触天花病人后,天花发病率为90%。琴纳进行预防天花的试验属于_______历史对照

45. 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这属于:标准对照 46. 随机区组的优点是____属于两因素设计、组间均衡性好、抽样误差小、实验效率高

47.完全随机设计的多组计量资料(数据呈偏态分布)比较时,一般首选: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48. 配对计量资料(数据呈偏态分布)比较时,一般首选________配对秩和检验 49. 样本例数估计需要事先确定:δ、1-β、S、α

50. 为研究苗药“胃灵丹”治疗胃病(胃炎、胃溃疡等)疗效,在某医院选择50例胃炎和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胃灵丹治疗,对照组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_____标准对照 51. 某医师采用复方首乌片治疗贫血,选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应选用__________进行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

52. GCP 的目的是____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53. 避免医生和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偏性,设计时应采用_______法:双盲 54.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_________外,其他条件应该尽可能相同:处理因素

11

55. 为研究中药“慢支灵”治疗慢性气管炎疗效,在某医院选择100例急性咽炎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慢支灵”治疗,对照组用公认有效的“复方岩白菜片”。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标准对照 56. 临床试验的特点是___:以人为实验对象、对干预措施进行前瞻性的追踪研究、试验受多重因素影响,结果可能出现偏倚、试验病例需一定时间的积累

57. 为明确某新美容化妆品对皮肤有无损害作用,将20只大白兔的左背部涂抹该化妆品,右侧涂生理盐水作为对照,72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这属于___自身对照

58. 某医师采用复方降压灵治疗100例高血压病,治疗约用复方降压灵,对照约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将10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B

两组,第一阶段:A组用复方降压灵治疗,B组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第二阶段:A组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B组用复方降压灵治疗;这属于________资料:交叉设计

59. 为研究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片剂)的有效性,研究者让一部分患者服用与研究药物外观、性状完全相同的淀粉片,其主要目的是__避免患者的心理因素影响。

60. 某医师研究新药巴洛沙星片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疗效,对照组采用阳性药物左氧氟沙星,这属于:标准对照

61. 随机区组设计是将几个条件相同的受试对象划成一个区组,再将区组中的受试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以增强各处理组的均衡性。√

62. 随机区组设计的优点之一是属于两因素设计,可分析处理因素(因素I)间或区组(因素II)间的实验效应有无差别。√ 63. 随机区组设计的优点之一是组间的均衡性好,抽样误差小,实验效率高。√

64.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又称为配伍设计,它是配对设计的扩大。或者说配对设计是随机区组设计的最简单形式。√ 65. 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的处理组。√ 66. 配对设计的优点:提高组间均衡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统计效率。√

67.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又称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属于单因素研究设计,是将受试对

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然后给予不同的处理因素,对各组的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最后比较各组的观察指标有无差别。√

68.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点是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简单。√ 69.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点是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简单。√ 70. 1-β与样本含量成正比, 越大,所需的样本含量越多√ 71. α与样本含量成反比,α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多。√ 72. δ与样本含量成反比,δ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小。√

73. 均衡(balance)原则又称齐同对比原则,指实验组和对照组或各实验组之间,除了处理因素以外,其它一切条件应尽可能相同或一致。√

74. 重复(replication)是指研究样本要有一定的数量,即在保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条件下,确定最少的样本例数。√ 75. 随机化(randomization)包括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

76. 随机抽样指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出来作为样本。√

77. 随机分组指保证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

78. 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是根据研究目的,在制定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入选标准,即符合诊断标准且具备入组条件的具体规定。√

79. 受试对象(study subjects)或称研究对象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总体√ 80. 混杂因素(confounder)是指影响实验效应并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的非处理因素。√ 81. 水平(level)是指同一处理因素在数量上或强度上的不同程度。√

82. 处理因素(study factor,treatment)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欲观察的施加于实验对象并能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一般临床上是指外部施加的因素(如某种药物、某种手术等)。√ 83. 准确度(accuracy)是指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说明观察有无系统误差。√

84. 精密度(precision)是指重复测量或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平均值的接近程度,说明随机误差的大小√ 85. 相互对照是指几种实验组互为对照,比较几种处理因素的实验效应之强弱。√ 86. 历史对照(historical control)是指用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

12

87. 自身对照(self control)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受试对象进行研究。例如用药前后的自身对比观察√ 88. 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是指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89. 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是指用现有的标准或公认有效的疗法或药物作对照。√ 90.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是指采用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假药作对照。√ 91. 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是指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因素√

92. 一般选择受试对象的原则:① 受试对象能从临床试验中受益;② 受试对象具有代表性;③ 受试对象具有依从性;④ 可以是志愿者。√

93. 受试对象(study subjects)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或对象,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总体。√

94. 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基本一致。如果选择动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物种类、品系、年龄、性别、窝别、体重和营养状况等也应基本一致。√

95.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是实验设计时制定的不能入选的具体规定。√

96. 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受试对象(包括人或动物)施加处理因素,控制混杂因素,观察、评价处理因素的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97. 实验设计是对实验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它包括实验研究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全过程。通常将一组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两组或多组处理组,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或结果。√

98. 实验设计的特点:①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②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99.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实验研究可分为以动物为对象的动物实验(experiment)和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100.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是以患者或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评价疗效及诊断试验等√

101. 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是在社区的一般人群中进行,持续时间一般较长,目的是通过干扰某些危险因素或施加某些保护性措施,然后了解其在人群中产生的效果。√

102. 动物实验(experiment design)是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观察动物的急慢性毒副作用√ 103. 临床科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临床试验设计的好坏,良好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到较好的科研结果√ 104. 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对因素只作为平衡因素而不作为研究因素)。√

调查设计

1. 研究方法按是否添加人为干预措施分为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2. 调查表(问卷)就是根据分析项目和备考项目按逻辑顺序列成的表格。√ 3. 抽样调查中,只能选择一种基本抽样方法如整群抽样。× 4. 普查不会产生抽样误差,因此了解总体情况最好作普查。× 5. 随机应答技术可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敏感问题调查。×

6. 整群抽样的优点就是便于组织,节省经费,容易控制调查质量。√ 7. 一般允许误差δ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小。√ 8. 敏感问题调查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小组讨论。×

9. 调查无医学知识的人群时,可采用诱导、启发式询问。× 10. 回顾性调查质量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记忆能力有关。√ 11. 抽样调查有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之分。√

12. 制定调查计划时,应尽可能多地设置备考项目,以便于核查、补填和更正。× 13. 调查表的可接受性常常通过回收率、合格率、平均完成时间等来考察。√ 14. 如果只进行一次调查,无法评价重测信度。√ 15. 等距抽样就是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

16. 调查研究目的主要是了解总体特征或探索病因。√

13

17. 抽样调查不能用于检查普查的质量。×

18. 欲了解某市老年人慢性气管炎的患病情况,调查对象是该市的常住老年人口,观察单位是该市的每一个老年人。√ 19. 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观察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的。√

20. 非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每个观察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或是不能计算的。√ 21. 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

22. 四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23. 分层抽样对层内个体差异越小越好,层间个体差异越大越好。√ 24. 分层抽样主要用于层间差异较大的对象。√

25. 整群抽样主要用于群内变异较大而群间差异较小的情形。√ 26. 系统抽样主要用于按抽样顺序个体的分布是随机均匀的情形。√

27. 单纯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内个体间差异较小的小型调查或实验研究。√ 28. 要考评调查表的重测信度,至少对被调查者进行________次调查。2

29. 在调查研究中,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研究的目的和条件 30. 一般来讲,样本含量____________。在保证一定的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最小例数

31. 欲在学生中调查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从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哪种抽取方法_____:收齐500名学生证将次序打乱,随机抽取200名

32. 为调查某医科大学本科生中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根据专业不同,分为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其它三个部分,公共卫生专业和临床医学

专业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所有学生进入样本,其它专业学生编号后随机确定,本次调查中涉及的基本方法有_____: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33. 欲调查某地糖尿病发病情况,调查对象是___该地常住人口___,观察单位是__每个人__ 34. 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确定对研究对象的调查项目是根据___研究目的所决定的预期分析指标 35. 按调查对象涉及的范围,调查方法分为________: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36. 调查研究估计样本含量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α,δ,σ(π)

37. 某县有50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占95%,现欲作农村居民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其调查对象为_____: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居民

38. 每个调查表可调查多个观察单位为_____一览表 39. 每个调查表只调查一个观察单位为_单一表或卡片

40. 某学者在调查某种疾病的病因时设计了一套调查表,但调查后未发现可疑危险因素,说明_______太差:内容效度 41. 下面的调查方法,哪个不是概率抽样调查?_______滚雪球抽样

42. 关于调查表中条目的排列顺序,下面哪个不妥当?_______先开放性问题后封闭性问题 43. 调查表有6个构成要素,下面哪个不是其要素?_______印刷载体 44. 常用的定性调查方法有访谈、专题小组讨论、观察法等。√

45. 定性研究可以为定量研究做准备,它可以解决定量研究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46. 一般定性调查的结果只适应于特定的情景和条件,不能外推到样本以外的范围。√

47.定性调查方法与定量调查方法相比更强调在自然情景下进行研究,更重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48. 一般定性研究抽样采用的是非概率抽样方法(目的抽样)。√

49. 观察法作为定性调查方法之一,是一种收集社会基础信息或原始资料的方法。它通过直接感知和记录的方式,获得与研究目的和对象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行为资料。√

50. 访谈主要是通过调查人员有目的地与被访谈者交谈或向其提出一系列问题,来了解被访谈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

51. 专题小组讨论是指从特定的目标人群中选择6~12名具有类似背景和经验的人组成一组,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就与研究目的有关的话题进行深入、自由、自愿的讨论,从而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获得信息的方法。√

52. 深入访谈是在主题的范围内,通过和访谈对象的自由交谈,获得被访谈者的经历、态度和行为等。√

53. 调查研究估计样本含量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允许误差δ、总体标准差σ或总体率π和第I类错误的概率α。√

14

54. 定性调查是研究者通过访谈、专题小组讨论、观察等方法了解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经历、观点、见解、想法、感受,收集定性资料,并按一定的主题、类别进行编码与归纳推理的过程。√

55. 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是调查指标的载荷,一个好的调查问卷对调查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6. 问卷设计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将所需要调查的问题具体化,经过设计,转化为可回答和测量的题目,以更好地获取被调查者的信息资料,便于统计分析的一种手段√

57. 效度是指调查工具对所调查对象测量的有效程度或准确度(真实性),即调查结果能否反映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58. 信度是指调查工具对所调查对象测量的可靠程度(可靠性),即一致性。√ 59. 一般用效度和信度来评价调查质量。√

60. 资料的初步分析计划应说明各统计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预期作哪些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包括单、双侧检验和检验水准的确定),采用什么统计方法控制混杂因素等。√

61. 调查的组织计划应包括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时间进度、地域划分、调查员培训、分工协调、经费预算、调查表格准备、调查资料的检查制度以及资料的汇总要求等√

62. 资料分组的目的是将性质相同的观察单位合在一起,将性质不同的观察单位分开,把组内的共性和组间的差异性充分显示出来√ 63. 资料分组可按质量分组,也可按数量分组,也可两种分组结合使用,这取决于研究目的。√

64. 质量分组是按分组因素的类别或特征进行分组,如将观察单位按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患病等特征进行分类。√ 65. 数量分组是按分组因素的数量大小进行分组,如将观察单位按年龄大小、血压高低、血红蛋白含量等进行分组。√ 66. 数据编码是给每一个问题的每一个可能答案分配一个代码。√ 67. 问卷核查分为完整性核查和逻辑检查。√

68. 完整性核查是对调查表全部项目进行检查,不应有缺项或漏项,最好在调查现场进行。√

69. 逻辑检查主要发现填写中一些明显的逻辑错误。例如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矛盾、年龄与婚姻状况不符等。√ 70. 资料整理是将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

71. 资料分析是根据调查目的与收集资料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或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72. 调查方式主要有直接观察法、直接采访法和间接采访法3种,有时可结合使用。√

73.直接观察法是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检查、测量或观察来取得资料,结果较为真实可靠,但成本一般较高。如疾病调查中,由医务人员到现场进行体检、收集标本等。√

74. 直接采访法是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采访(face to face interview),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来收集资料。√ 75. 调查员向调查对象作口头询问并将答案填入调查表,称为“访问调查”。其优点是有利于调查对象对问题的理解,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一般应答率较高,填写“不详”或空项的比例较低。√

76. 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问卷一般称为“自填调查”。优点是调查成本较低而且保密性强,缺点是调查对象对问题的理解和设计不一致时,易影响调查质量,应答率比访问调查低√

77. 间接采访法是通过通信或电话等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应答率较低,调查质量不易控制。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78. 把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列成表格供调查使用即为调查表(或称调查问卷)。√ 79. 根据调查指标确定调查项目,通常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

80. 分析项目是直接用于计算调查指标以及考虑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必须的内容。√

81. 备查项目是为了核查、填补和更正而设置的,一般不直接用于分析,如姓名、地址、编号等。√ 82. 调查设计时,应将调查目的转化为具体的观察指标,通过指标来达到目的。√ 83. 调查指标要精选,尽量用客观、灵敏、精确的定量指标。√

84. 典型调查(typical survey)亦称案例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观察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单位可以是人、家庭、组织或社区等√

85. 典型调查采用的是非随机抽样,不能对总体作统计推断,只能对总体特征进行经验推论。√

86.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87. 普查(overall survey)就是全面调查,即对总体中所有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理论上普查不存在抽样误差,可以直接得到总体参数。√ 88.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

15

89. 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调查总体、调查对象和基本调查单位。√

90. 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是调查研究取得真实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它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各个环节以及整个调查过程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

91. 调查设计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对象、观察单位、调查方法和样本含量;将观察指标转化为调查项目,设计成调查表或问卷;然后确定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整理分析计划;最后制定调查组织计划以及调查质量控制措施等。√

92. 调查研究是指在没有干预措施的条件下,客观地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相关特征。√

案例分析(课本上的疑难解答)目录,建议单独打印目录,方便查找:

t检验:1.某医生随机抽取正常人和脑病病人各11例,测定尿中类固醇排出量?? 2.2005年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评价该县小学生?? 3.某医生测得脑病病人和一般病人的脑脊液压力??

4.为观察美能注射液对酒精性脂肪肝降血脂的作用,将72例?? 方差分析:1.某研究者为研究核黄素缺乏对尿中氨基氮的影响?? 2.某医师研究A、B、C三种药物治疗肝炎的效果??

卡方检验: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 2.2003年某医院用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40人,结果见表??

3.某医师用某种中草药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其中病毒性肺炎60例??

4.某医师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40份,结果甲培养基阳性率为60.0%??

秩和检验:1. 某医师用改良的Seldinger’s插管技术对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进行选择性?? 2.某卫生监督所为评价某种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状况,随机抽检了20瓶600ml??

3.某研究者抽取2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草仙乙肝胶囊和拉米夫定治疗六个月后?? 4.某医生用某种中药治疗I型糖尿病患者和II型糖尿病患者共45例??

5.某医生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血氧分压情况,按肺动脉压的分级标准将44例?? 6.某医生用七氟醚对即行肺切除术治疗的三组患者进行麻醉?? 7.观察龙葵浓缩果汁对S180尸体瘤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相关与回归:

1.为评价环境噪音强度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某市疾病预防??

2.某地对血吸虫流行区进行血吸虫与大肠癌关系的调查研究,抽查39个乡的资料?? 试验设计:

1.某医师观察某新药治疗急性气管炎的疗效,用氨苄青霉素作对照??

2.某研究者欲评价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在城北小学抽取60名?? 3.为评价某种国产抗菌新药的疗效,某医生抽取患有某种疾病且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患者?? 4.某研究者欲评价佳加学生钙治疗儿童轻度缺钙的疗效?? 5.某医师研究果胶治疗铅中毒??(见课本疑难解答)

6.为观察“麦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某医师将90例?? Ridit分析:

1.某医师用脂必妥片和复方降脂片治疗承认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

2.某医师采用复方黄精片治疗糖尿病患者,采用公认有效的消渴片作为对照?? 3.某医院用甲乙两种方法分别检查支气管扩张病人痰内的嗜酸性白细胞??

16

案例分析:

t检验:1.某医生随机抽取正常人和脑病病人各11例,测定尿中类固醇排出量??分析:(1)该资料是随机从两人群(研究的两个总体)中抽取样本,测量尿中类固醇排出量,属于完全随机设计。(2)该统计处理不正确。对完全随机设计的资料不宜用配对t检验。本资料应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目的是判断两样本均数分别代表的两总体均属u1和u2是否相同。2.2005年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评价该县小学生??分析:(1)该资料是随机抽取当地30名小学男生和女生作为样本,测定每个观察对象的卡介苗抗体滴度,属于完全随机设计。(2)由于抗体滴度值是等比资料,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各组的平均滴度应用几何均数(G)描述,其假设检验不能直接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而应将观察值进行对数变换后再用t检验。3.某医生测得脑病病人和一般病人的脑脊液压力??分析:(1)该资料是随机从两个研究总体中抽取样本,测量脑脊液压力,属于完全随机设计。(2)该统计处理不正确。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两总体方差齐,即在做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前,应首先对两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根据医学专业知识,脑脊液压力测量值一般呈正态分布;但经方差齐性检验表明,脑病病人和一般病人脑脊液压力的总体方差不齐(F=9.472,P<0.05),因此该资料不满足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应用条件。(3)该资料应该用近似t检验、变量转换或非参数检验(如秩和检验)。4.为观察美能注射液对酒精性脂肪肝降血脂的作用,将72例??分析:(1)该资料的设计方案包括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2)该作者所用统计分析方法不正确。首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属配对设计,应行配对t检验分别说明两种药物是否有效,而作者误用了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其次,要比较两种药物何者为优,应分别计算出两组药物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反映两种药物的效应),形成两个新的样本(属完全随机设计),再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而作者误将两组治疗后结果直接进行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

方差分析:1.某研究者为研究核黄素缺乏对尿中氨基氮的影响??分析:(1)由于测定的是三组大白鼠尿中氨基氮含量,属于多组计量资料。(2)6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该研究者统计处理方法不正确,因为t检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不适用于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4)要比较检验多组完全随机设计计量资料的多个样本均数尤物差别,需用完全随机设计计量资料的方差分析。2.某医师研究A、B、C三种药物治疗肝炎的效果??分析:(1)由于测定的是血清谷丙转氨酶浓度(IU/L),属于多组计量资料。(2)30只大白鼠,按性别相同、体重接近划分为10个区组。每个区组3只大白鼠随机采用A、B、C三种药物治疗,故属于随机区组设计方案。(3)该医师应用完全随机设计计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是不正确的,应该选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卡方检验: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分析:(1)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2)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或近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4)该资料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两样本率来推断它们分别代表的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应用四个表资料的检验(chi-square test)。(5)计算表如下:中西药治疗胃炎患者有效率的比较(第一行:处理;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第二行:中药;64;16;80;80.0第三行:西药;35;25;60;58.3第四行:合计;99;41;140;70.7)2.2003年某医院用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40人,结果见表??分析:(1)中西药的疗效按有效和无效分类,该医师认为此资料是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是正确的。(2)4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该医师用四个表检验是正确的,但计算值的公式不对。因为有一个理论频数(T21=4.8)小于5大于1,应用连续性校正公式计算x2值。具体计算略,x2=2.624,查x2界值表得0.250>P>0.100,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药的有效率不相同,中药疗效与西药疗效基本相同。结论与前述相反。3.某医师用某种中草药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其中病毒性肺炎60例??分析:(1)该资料为完全随机设计方案。(2)欲比较两组的疗效是否有差别,其比较的结局变量(分析变量)是等级资料,为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用x2检验不妥,因为如果对其中的两列不同疗效的数值进行调换,值不会有变化,但秩和检验统计量有变化,所以该资料应该采用利用等级信息较好的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经秩和检验,结果为Z=-2.57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论与上述结论相反)4.某医师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40份,结果甲培养基阳性率为60.0%??(1)该资料是按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阳性、阴性)分类的计数资料。(2)该设计为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方案。(3)该医师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四个表x2检验分析配对设计资料,其统计表和统计方法均不正确。(4)比较甲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阳性率是否有差别,应采用配对x2检验(或McNemar检验)(5)计算表如下:两种

17

方法测定结果比较(第一行:第二行:甲培养基;乙培养基;<+;->;合计。第三行:+;10;14;24;第四行:-;6;10;16;第五行:合计;16;24;40)

秩和检验:1. 某医师用改良的Seldinger’s插管技术对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进行选择性??分析:(1)该资料为计量资料(2)该实验属自身配对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首先,配对资料一般采用对每对数据求差值后进行比较,而该医师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检验方法,统计方法与设计类型不符;其次,该医师考虑了数据相差较大,即不满足t检验的前提条件正态分布,采用了对数变换,基本思想正确。但治疗前后的数据经对数变换后,其差值的变异仍然较大(经正态性检验,P<0.05),因此仍不满足配对t检验的条件,故该资料宜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即Wilcoxon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目的是推断配对资料的差值是否来自中位数为零的总体。2.某卫生监督所为评价某种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状况,随机抽检了20瓶600ml??分析:(1)该资料为计量资料(2)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菌落总数资料通常为偏态分布资料,从本例的资料也可看出变异较大,大多数菌落总数均高于《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呈负偏态分布,故不能用t检验处理。(3)当资料分布为非正态分布,或总体分布无法确定,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本例可选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目的是推断与已知总体中位数的差值是否来自中位数为零的总体。3.某研究者抽取2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草仙乙肝胶囊和拉米夫定治疗六个月后??分析:(1)该资料为计量资料(2)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3)统计方法不正确,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而该资料的方差不齐(F=9.051,P=0.008),因此不应作t检验,可采用t’检验,通过变量转换使资料达到方差齐或用非参数检验,本例可选用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及目的是推断两样本分别代表的总体是否不同。4.某医生用某种中药治疗I型糖尿病患者和II型糖尿病患者共45例??分析:(1)该资料的分组变量(两型糖尿病)是二分类资料,分析变量(疗效等级)是等级资料,称为单向有序分类资料。(2)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3)统计分析不正确。该医生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中药治疗两型糖尿病的疗效,用x2检验只能说明各处理组的效应在分布上有无不同,而不能说明各处理组效应的平均水平有无差别;另外,如果对其中的两列不同疗效的数值进行调换,x2值不会有变化,但秩和检验和Ridit统计量有变化,也就是说卡方检验没有利用等级信息,因此效率较低,该资料宜用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5.某医生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血氧分压情况,按肺动脉压的分级标准将44例??分析:(1)该资料为多组计量资料(2)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3)统计方法不正确。首先,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但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经正太检验,P<0.05,),因此不能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其次,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不能用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而应采用q检验或LSD检验等。(4)该资料可通过变量转换或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多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进行分析。6.某医生用七氟醚对即行肺切除术治疗的三组患者进行麻醉??分析:(1)该资料的分组变量(三组患者)是多分类资料,分析变量(麻醉效果)是有序分类资料,为单向有序分类资料。(2)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3)统计分析不正确,因为该资料的分析变量为有序分类,卡方检验不是首选,应首选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7.观察龙葵浓缩果汁对S180尸体瘤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分析:(1)该资料属于随机区组设计的计量资料。(2)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该资料为百分率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不宜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3)可采用变量转换或非参数检验的Friedman M检验对随机区组设计资料进行比较,目的是推断各处理组样本分别代表的总体分布是否不同。 相关与回归:

1.为评价环境噪音强度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某市疾病预防??分析:(1)该资料包含环境噪音强度与居民失眠患病率两个变量,一个属于等级资料,一个属于计量资料。(2)该医师处理方法不正确,因为环境噪音强度为等级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不能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3)该资料应选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可采用Spearman的等级相关(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来分析两者的关系。2.某地对血吸虫流行区进行血吸虫与大肠癌关系的调查研究,抽查39个乡的资料??分析:(1)能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两变量间的关系,因为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价,既然r的假设检验P<0.01,可认为两变量有直线关系,所以能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描述两变量间的关系:y’=4.152+0.1344x(2)将x=20代入方程,求得y’=6.84,则血吸虫感染率为20%时,大肠癌标化死亡率平均是6.84/10万,因为没有提供所需的数据,不可能求大肠癌标化死亡率的容许区间,所以到此结束。(2)由于血吸虫感染率的实测值范围是8.9%~79.3%,90%已超出此范围,不宜用该回归方程来估计大肠癌标化死亡率。 试验设计:

1.某医师观察某新药治疗急性气管炎的疗效,用氨苄青霉素作对照??分析:(1)该医师的结论不正确。(2)该实验设计

18

违反了均衡性原则和随机化原则,实验结果没有可比性,因为体温在39℃及以上者病情较重,39℃以下者病情较轻,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病情程度不同即病情不均衡,治疗组为轻病人,对照组为重病人,这类试验必然导致错误的试验结果,如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交换一下,对照组为轻病人,该新药可能就没有效果。(3)正确的试验设计:随机抽取足够样本含量的急性气管炎病人,采用随机方法将39℃及以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将39℃以下病人也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了治疗药物不同外,其他条件尽可能相同,采用盲法进行治疗和观察,结果进行假设检验以后再下结论。2.某研究者欲评价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在城北小学抽取60名??分析:(1)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违背了均衡原则,即不清楚两所小学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儿童饮食习惯、营养条件是否相同或很相近,如果明显不同,则影响血红蛋白含量的因素除药物外,也可能是儿童饮食营养条件,不能将血红蛋白量升高这一结果完全归之于多糖铁复合物的疗效。因此认为这个设计是不均衡设计。(2)本研究的混杂因素是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等。这些混杂因素得不到控制,就不能得出上述结论。但要通过改变儿童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来控制这些混杂因素是比较困难的,可通过交叉均衡设计,以达到均衡目的。(3)正确设计:将城南小学60名儿童随机分成两组,30名服用多糖铁复合物,30名不服药;城北小学60名儿童也随机分成两组,30名服药,30名不服药。观察一段时间后,对城南和城北小学分开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即服药与不服药的血红蛋白有无差别,也可将测得城南小学30名服药儿童和城北小学30名服药儿童合并,作为实验组求平均值,再将两小学各30名未服药儿童的测定结果合并,作为对照组求平均值。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值进行假设检验,如果实验组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多糖铁复合物对血红蛋白有影响,对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有治疗作用。3.为评价某种国产抗菌新药的疗效,某医生抽取患有某种疾病且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患者??分析:(1)该研究属临床试验设计(2)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该医生是按照床位号码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未能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组。(3)该临床试验为标准对照。(4)由于该医生未遵循随机化原则,样本的代表性差,两组患者的非处理因素不均衡,可比性差,因此其结论不可靠。4.某研究者欲评价佳加学生钙治疗儿童轻度缺钙的疗效??分析:(1)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违背了均衡原则,即不清楚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儿童饮食习惯、营养条件是否相同或很相近,如果明显不同,则影响发钙含量的因素除药物外,也可能是儿童饮食营养条件,不能将发钙升高这一结果完全归之于佳加学生钙的疗效。因此认为这个设计是不均衡设计。(2)本研究的混杂因素是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等,这些混杂因素得不到控制,就不能得出上述结论。但要通过改变儿童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来控制这些混杂因素是比较困难的,可通过交叉均衡设计,以达到均衡目的。(3)正确设计:将实验幼儿园80名儿童随机分成两组,40名服用佳加学生钙,40名不服药;机关幼儿园80名儿童也随机分成两组,40名服药,40名不服药。观察一段时间后,对两个幼儿园分开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即服药与不服药的血清钙和发钙有无差别,也可将测得实验幼儿园40名服药儿童和机关幼儿园40名服药儿童合并,作为实验组求平均值,再将两幼儿园各40名未服药儿童的测定结果合并,作为对照组求平均值。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值进行假设检验,如果实验组的血清钙和发钙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佳加学生钙对发钙有影响,对儿童轻度缺钙有治疗作用。5.某医师研究果胶治疗铅中毒??(同课本疑难解答)6.为观察“麦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某医师将90例??解答:(1)该临床试验设计有缺陷。(2)主要缺陷:未遵循均衡性原则。因为试验组的30例患者加用了甘露醇,而甘露醇对急性脑梗死也有治疗作用,在麦普宁的疗效观察中产生了混杂效应,使得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均衡,结果不具可比性。(3)正确做法:抽取足够数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麦普宁实验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除疗法不同外,其他条件尽可能相同,采用盲法治疗和观察,结果经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Ridit分析:

1.某医师用脂必妥片和复方降脂片治疗承认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分析:(1)该资料为完全随机设计方案。(2)欲比较两组的疗效是否有差别,其比较的结局变量(分析变量)是等级资料,为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用卡方检验不妥,因为如果对其中的两列不同疗效的数值进行调换,卡方值不会有变化,但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统计量有变化。(3)该资料最好采用利用等级信息较好的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经Ridit分析,结果为Z=-2.111,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论与上述结论相反。)2.某医师采用复方黄精片治疗糖尿病患者,采用公认有效的消渴片作为对照??分析:(1)该资料属于2×4表即行×列表资料,其分组变量(药物分为消渴片、复方黄精片两种)属于二项无序分类资料;其比较的结局变量(分析变量)是疗效,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类别分组,且这4个类别之间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即等级资料,因此,该资料属于单向有序行列表资料。(2)该研究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消渴片是公认有效的药物,可看做总体,作为标准组;新药复方黄精片作为样本,该研究属于完全随机设计的样本与总体的比较。(3)统计方法选择卡方检验不

19

妥,理由如下:对于有序分类资料而言,卡方检验未充分利用资料中的等级信息,如果对其中的两列不同疗效的数值进行调换,卡方值不会有变化,但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统计量有变化。另外,卡方检验的结果只能说明各处理组的效应在分布上有无差异,无法说明各处理组效应的平均水平有无差别。(4)该资料最好采用Ridit分析或者秩和检验来进行分析。3.某医院用甲乙两种方法分别检查支气管扩张病人痰内的嗜酸性白细胞??分析:(1)本例资料属于单向有序行列表资料(2)统计方法的选择不正确,本例的资料属于单向有序行列表资料,应该选择Ridit分析较为恰当,卡方检验的结果只能说明各处理组的效应在构成比上有误差异,无法说明各处理组效应的平均水平有无差别。(3)本题采用Ridit分析有两种处理办法:可以先求出甲法、乙法的R(上划线)值,然后采用z检验;还可以求出甲法与乙法的R(上划线)值的差值的总体可信区间后来解释。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网上判断选择和课本上的案例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网上判断选择和课本上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94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