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实我国的( )
①人口战略 ②资源战略 ③环境战略 ④稳定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所示的地理环境最不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辽河平原 C.河西走廊 D.云贵高原
3.图示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 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 C.减少大气污染 D.推动循环经济 (2012·合肥一中高二测试)读下图,回答4~5题。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4.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
5.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来源:Z。xx。k.Com]
6.图中圆圈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大气降水过多,土壤透气性差 D.农业科技落后
7.下列措施有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8.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实施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下图是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据图回答9~10题。
9.根据该区域尖锐的人地矛盾,如果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B.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C.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D.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10.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为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农业用地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 ④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11~12题。
1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七月 D.十一月
1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有(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6~19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word单元测试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