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章 思考练习题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是什么?它对你所学的专业有何作用? 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能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物质景观实体和精神文化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又分为“现实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 旅游地理的研究任务: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中国区位与旅游客源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比较有关“旅游资源”的不同定义,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1、散客旅游将愈来愈多于团体旅游,短线旅游多于长线旅游,地区性旅游和中程旅游将成为旅游的主体。

2、一个国家或地区将愈来愈难以单独成为对游客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自主参与式旅游将愈来愈多于陈列参观式、单纯表演式旅游。 4、欧洲和北美的中老年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

5、互联网和电脑、光盘将成为旅游宣传的主要手段,网上预定也将成为旅游时尚。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进展 第二章 思考练习题

简述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外部因素。 旅游点、线的自然环境;(2)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特点;(3)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2、限制旅游行为产生的因素,分为经常性稳定限制因素和突发性短暂限制因素。 简述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

1、旅游知觉。旅游知觉分为旅游对象、旅游条件和旅游社会的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又分为客观因素(指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理条件)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动机、经验、态度和观念。)。

2、旅游动机。具有特定的活动目标,能维持个体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力量就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具有强度性和指向性特征。 第三章 思考练习题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1、创收外汇与回笼货币。2、促进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 3、提供就业机会。4、改变区域经济结构。5、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消极影响: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2、过分依赖旅游业。3、可能引起物价的上涨。 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1、旅游地居民的态度。2、示范效应。 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旅游接待地对外交流。2、促进旅游接待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消极影响:

1、削弱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2、历史文化遗传遭到破坏。 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的积极影响:

1、保护自然环境。2、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的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破坏。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设想和策划。

旅游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既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使旅游资源由优势产生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过程。 旅游线路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原则:市场原则、主题突出原则、不重复原则、顺序与节奏安排、留有余地和灵活机动等。 步骤分为:一是确定目标市场的成本因子;二是确定组成线路内容的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空间格局;三是设计出若干可供选择的线路;四是选择最优的旅游线路。 旅游产品开发的步骤。

旅游新产品的开发的程序化步骤包括机会确认、产品设计、产品试验、向市场推介等4个过程。 第四章 思考练习题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文化内涵深邃,生命力旺盛 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3、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不同,地域特色显著 4、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中国旅游资源区划的原则。 1、发生学原则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3、为旅游业服务的原则 第五章 思考练习题

试析我国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势。

1、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雨热同季。

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气候旅游。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即使在同一季节,南北气候亦有差别,尤其是冬季,南北气候差别更大,有利于开展多种气候条件下的旅游。 4、我国亚热带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

5、我国山地众多,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且在同一高度内,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 6、由于气候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复杂多样的旅游景观。 季节与旅游

我国海岸可分为哪些类型?简述其景观特点及分布概况。

1.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岛6500多个,大陆海岸长达18000多千米,海洋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2.三角洲平原海岸: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3.淤泥质平原海岸:沙砾质平原海岸岩基海岸 4.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基岩岛冲击岛珊瑚岛 第六章 思考练习题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宗教建筑旅游资源。

佛寺、古塔、石窟、故观、清真寺、教堂、坛庙与祠堂 简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饮食风俗形成的影响。

a、饮食是人对自然界的一种物质交换,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结果。 b、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对饮食风俗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 c、饮食风俗还受到宗教信仰的强烈影响。

d、各民族饮食风俗还受其他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共同的饮食风俗 简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传统民居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思考练习题

东北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是怎样的? 自然地理条件:

1、山水环绕,沃野千里。2、冷湿气候——形成特有的冰雪旅游资源 3、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4、丰富的水体与海滨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条件:

1、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名胜旅游资源2、珍贵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3、社会经济条件优越4、便利的交通网 第八章 思考练习题

试述本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你的旅游发展策略。 第九章 思考练习题

内蒙古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自然地理条件

内蒙古旅游资源区地处祖国北部,其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组合多样,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条件和较好的季节替代特征。 地质地貌条件

内蒙古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势高坑坦荡。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 气候条件

明显的气候地带性形成了旅游的季节替代特征。

全区气候可分为:寒温带气候、冬季严寒气候、冬季温暖气候 水资源条件:内蒙古的水系可分为内流水域和外流水域

生物资源条件:林地生长茂盛,草本植物和灌木均很发达。动物种类也很多,猛禽较少。 其他自然旅游资源:灰腾梁、大青沟、赤峰温泉等。 内蒙古人文旅游资源中最具开发价值的是什么? 历史遗存和文化名胜

1、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2、古寺与古塔。3、古墓葬。4、故城遗迹。 5、古长城遗迹。6、其他阴山岩画、地下“画廊”、恐龙足迹等 民俗文化:

1、民族歌舞2、马术、剑术、和摔跤3、古老而独特的婚礼习俗 第十章

思考练习题

在本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中,你认为最具开发价值的是什么? 第十一章 思考练习题

搜集资料,说明华东旅游资源区发展旅游的各种经济条件。 1、经济发达与物产丰饶。2、交通便捷与旅游业兴盛。 3、旅游城市与古典园林。4、古老都市与现代建筑。 5、宗教文化资源。6、水乡风情与人造景观。 简述华东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

本地区区域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已经开发的风景名山之多,位于全国之冠。

本地区优越的水资源条件、植被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石料,为建造园林提供了 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湖泊景观也是本区的一大优势本区的泉瀑资源也十分丰富。 区域旅游资源特色

1、宗教旅游资源 2、都市旅游资源 3、水乡风情旅游资源 第十二章 思考练习题

试析东南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

1、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大陆腹地,面临太平洋。

岛屿类型众多,既有全国第一、二大岛台湾岛、海南岛,又有仅露出海面的沙岛和小礁滩。 本区海洋资源丰富,不仅波浪能、潮汐能蕴含量大,也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最为丰富多样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我国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的最大分布地区。 2、地质构造复杂,构景岩石种类多样3、地形似丘陵为主 4、水热资源丰富5、物种丰富,生态环境多样 人文地理条件

1、我国主要侨乡与一国两制

2、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东南旅游资源区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空间分布广 自然旅游资源

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热带、亚热带森林景观3、海滨风光绮丽多姿4、溪瀑泉众多 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品位高

1、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2、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古老而富特色4、现代社会旅游资源风度多彩 5、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品位较高 第十三章 思考练习题

华中旅游资源区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条件如何? 自然地理条件

1、地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本区的地貌可划分为川西地高原、四川盆地、渝湘鄂西山地、两湖平原以及其间的低山丘陵等地貌类型区。

2、亚热带季风气候 3、生物资源特点

本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山地内部保存有完好的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区内有多处自然保护区。 华中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是什么? 华中旅游资源区的资源特征:

1、地表结构复杂,峡谷地貌突出,山川旅游资源丰富。

2、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3、本区人文资源丰富,三国时代的遗迹琳琅满目。 4、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如张家界等。 第十四章 思考练习题

你认为西南旅游区资源的形成最主要条件是什么? 地貌条件:高原,盆地,峡谷多。 气候条件

本区除滇西南和滇南为热带气候外,其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全年适宜旅游。 生物地理条件

本区气候条件十分利于生物生长繁殖,加之地貌条件复杂,垂直高差大,为多种生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 水文地理条件

本区地面及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珠江、长江和三江等水系支流众多,密布全区,与高原、山地、盆地、喀斯特地貌相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 西南旅游区最主要的旅游资源特色是什么? 一、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二、旅游资源品位高

三、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四、旅游资源密集、开发潜力巨大 第十五章 思考练习题

青藏区的旅游资源形成的主要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是什么? 自然环境条件

1、地质构造和地貌格局。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是全球最年轻的高原。青海北部是山地盆地,青海南部是山原,藏南是山地与谷地。

2、高原气候。本区高亢的地势和偏低的云量,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高原”。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该区冬季漫长或长冬无夏,但其寒冷程度尚不及东北北部地区,气温日差较大。该区为典型的半干旱区,冬季风力较大。

3、河流与湖泊。青藏区时亚洲重要的河流发源地。该区湖泊海拔高、面积大、数量多、分布集中、含盐量高、成因复杂、自然风光独特、地域色彩浓厚。

4、植被和自然地带。该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有山地荒漠、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和高寒灌丛草甸四种类型。另外,南部边缘山地地势起伏大,气候等自然要素垂直分异明显,生境条件具有多样性,物种较为丰富。 人文地理条件

1、历史沿革 2、居民与宗教 3、行政区划与交通:青藏铁路的开通 青藏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

地热奇观独领风骚青藏区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 独特而凝重的民族文化风情习俗 富的地区。

时空差异扑朔迷离“一年无四季,一日有寒暑”。 古老浓郁的宗教建筑和艺术珍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41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