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交通局2009年工作总结
及2010年工作计划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环境年”建设,结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目标,突出重点,抢抓机遇,狠抓落实,深入推进“交通管理质量年”活动,全面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2009年交通工作总结
(一)强化快速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
以“3553”工程为重点,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在扩内需、保增长战略实施中充分发挥了交通先行作用。全年完成投资28.9亿元,为计划的160.6%,比上年增长58.7%,投资规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1、攻坚克难,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进。续建了84公里的抚草高速公路,高效完成永桓、抚通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任务,为工程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高速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21.6亿元,为计划的155.4%。搭建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县县通高速”主骨架。
2、稳步实施,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根据全市“两区两带”的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稳步推进了南环公
路东延、滨河北路等五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7亿元,为推进“两区两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对改善城市出口形象、提升区域连接线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自加压力,超前实施大中修及服务性工程项目。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9 000万元,实施路基改造51.3公里,黑色路面497.5公里,分别为计划的190%和121.7%,实现了县级以上公路铺装率100%。同时,投资6 500万元,超前实施了24项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解决百姓出行难的经济路、旅游路和民生路建设,公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
4、扎实推进,场站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投资4 300万元,开工建设天湖大桥公交停车场和华山物流园区,建设完成刘山棚改新区公交停车场和清原县南山城、抚顺县兰山客运站,并超计划完成拌和站改造和危货运输停车场及茨沟棚改新区公交停车场建设。场站建设覆盖了城市公交和客货运输、仓储物流三大领域,充分发挥了便民利民、增强集散功能的作用。
(二)强化优质服务意识,交通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公路服务水平取得新突破。到2009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5 720公里,黑色路面达到3 69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 82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0.8公里/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面打造千里绿色长廊,拓展公路用地1 280亩,完成绿化里程1 116公里,乔灌木
栽植里程和栽植总量为前10年的总和,基本形成公路绿化的带状化、立体化格局。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取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道路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客运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主要干线公路沿线建设12处便民候车亭,新开6条农村客运班线,延伸2 条农村线路;加快运力结构调整,新增和更新客运班车32台,新增集装箱运输车19台、厢式货车247台、多轴重载车296台,全市中高级客车达到537台,为总数的70.6%;完成初学驾驶员培训3.2万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考试发证9 700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年道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2 700万人,旅客周转量116 400万人公里,货运量4 700万吨,货物周转量633 600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4%、20.1%和3.4%、20.4%。
公共交通更加跟进百姓出行需求。调整和延伸公交线路6条,公交企业筹资近亿元,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251台,为年计划的251%;安装新式公交站牌270组,维护公交站牌2 500个;更新出租车912台,中级以上出租车达到4 000台,有效提升了公共交通整体形象和城市面貌,城市公共交通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三)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交通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1、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创造良好的交通市场环境。运
输市场治理力度加大。全年共查扣各类“黑”车743台,先后两次销毁135台非法营运出租车;完成危货运输企业检查验收工作,取缔2家企业,处罚24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车辆;平稳完成第三批近郊客运班车迁站工作,完成收取出租车第四轮有偿使用费960万元。公交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全年共上线稽查190天,组织大干30余次,查处违章217起,有效纠正公交车不按要求进出站、甩站等问题,对冲击公交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有效打击,公交优先政策得到落实。驾培市场监管成效显著。对全地区22所驾校进行了信誉监督考核,有8所被评为AAA级驾校;通过严格考试,全地区教练员总数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教练车与教练员1:1的配比要求。工程建设质量实现飞跃。进一步加强组织调度和推动监理企业的诚信建设,加大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两项干线工程为精品工程、新改建工程全部为优良级品的目标,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了73.3%,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首次突破70点大关。
2、加强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继续提高办事效率,压缩行政审批时限71%,全年办理交通行政审批1707件,办结率为100%。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巩固了抚顺地区公路无“三乱”成果。继续加强路政管理,全年制止违建33件,发生路产案件25
件,结案率达100%,超限治理共监测货运车辆7.8万台,卸载4.9万吨。继续严格资金管理,完成货运车辆综合税收5 200万元,对全市交通建设资金使用进行了严格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3、加强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交通条件。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四个专项治理”活动,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组织4次抢险救援应急演练,投入1 800万元完成28座病险桥梁改造,增强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抓好季节性运输安全,合理协调组织运力,春运、国庆60周年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安全有序。全市交通系统无重大事故发生,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我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红旗单位”。
(四)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交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稳妥有序地撤销了政府还贷普通公路收费站,结束了普通公路收费还贷的历史;顺利完成路政管理职能划转,实现了路政人员、路政工作的平稳交接。在实施企业改制方面,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工程处由交通局所属事业单位改制成为民营企业,至此,工程处改制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既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推进企业转制的目标,又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
新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成功应用了胶粉沥青、橡
胶沥青碎石封层、柔性基层、路基强夯压实等新材料、新技术,科技成果应用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广应用GPS定位系统,危货车辆全部安装使用了GPS,出租车、客运车辆和公交车的安装率也分别达到了49%、61%和82%;启用公交IC卡售票系统,目前共发卡21万张,整个系统运行平稳有序,真正实现公交售票的科学化、便民化,为推行城市“一卡通”奠定了基础。
信息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有效提高OA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办文效率,新开发了公文提醒软件,优化公文传输程序。率先在省内同行业实现了三县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无纸化考试,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强化执政为民意识,交通行业形象全面提升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顿领导干部作风和“兴交通、知荣耻,做人民满意交通人”大讨论等活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构筑了“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型交通部门。全力解决百姓诉求,办理建议提案80件,办结率、走访率及满意率均达到100%,解决率达63.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受理市民投诉815件,反馈率、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9.8 %;共接待处理信访案件21案次,都得到妥善处理。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规定,
建立宣传信息网络联动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市政府网站、交通门户网站等平台广泛接受监督。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公路行业打造了景观带精品线路5条、213公里,运输、公交、驾培行业继续以创建“雷锋”品牌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了文明创建工作,提升了全行业文明形象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廉政建设,继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廉政、勤政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打造了一支清正廉洁、刚正无私、务实高效的交通团队。2009年,我局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连续七年被评为“为经济建设服务最佳单位”。
二、2010年交通工作计划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的开局年。今年,抚顺市交通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和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提速”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交通发展年”活动,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向“建设有新突破,管理有新举措,服务有新亮点,形象有新提升”的高水平发展,推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的大发展。围绕2010年交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年交通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全面提速,推进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今年计划“盘子”将达到25亿元,计划投资创历史新高。重点实施“3646”工程,按照“网络更健全、结构更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