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 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我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

C. 在村庄的时候,我曾经很不喜欢草木,觉得它们是不必要的存在,想把它们统统连根拔掉,彻底赶出村庄。

D. 草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赐予我们不可复制的生活,给予我们生活的食物,成为我快乐的主要源头。

E. 文章采用记叙、抒情、说理等表达方式,叙述了在村庄贫穷而美好的生活,阐述了草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9.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那时不见得多喜欢草木,可是小草却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 10.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11.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12.“草木,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乐毅论 苏轼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 霸,可得乎?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 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 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 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 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 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 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 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

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 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 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 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将求亡之不暇. 暇:空闲的时间 B. 援.桴进兵 援:拿起 C. 治.其政令 治:治理 D. 不王则审.

所处 审:明白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而求哀请命于.勾践/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C. 以.骑劫代将/赵王岂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D. 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 15.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乐毅失败原因的一项是( ) ①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 ②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 ③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 ④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 ⑤ 齐人苦湣王之暴 ⑥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④⑤⑥ D. ②④⑥ 16.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B.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C.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D.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齐桓公、晋文公如果去做商汤、周武一样的事,图谋成就王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成就霸业。

B. 吴王最终被勾践杀死,项羽被汉高祖追杀,作者用这些事例阐述了不能用狭小的仁义去破坏掉建国立业的大计。

C. 作者认为,乐毅在和齐国的常年征战中如果能及时停止战争,让齐国的百姓休养生息,那么对生活满足的齐国人也就没有人有斗志去和乐毅打仗了。

D. 文章叙议结合,内容材料丰富,分析了王道和霸术的分别,阐述了王道不是霸者夺取天下的好方法。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

(2)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9.这两首送别诗的季节相同吗?都是哪个季节?请结合诗句分析。 20.两首都是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1.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B. 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 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D.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五、句子默写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_____,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3)在线全文阅读。

2018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599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