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不能分解为乙酸和胆碱,引起乙酰胆碱的积累,使一些以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神经系统处于过渡兴奋状态,引起神经中毒症状。 36. Sanger试剂是指什么?
答:二硝基氟苯(DNFB\\FNDB)
37. 参与EMP途径激酶有哪些?比如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等?哪些步骤不可逆?产生ATP和NADH+H步骤是哪些?
答:参与EMP途径激酶有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参与的过程不可逆。产生ATP和NADH+H步骤是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38.糖原中一个糖基转变为2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 答:2分子ATP
39. 多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何? 答: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相连 40. 酶的特异性是指什么?
答:酶的特异性是指酶对它所催化的反应以及底物结构有严格选择性,一种酶只对一种物质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起作用。
41. 竞争性可逆抑制剂、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不可逆抑制剂和反竞争性可逆抑制剂的作用示意图?
答:图见P370,P373
42.利用稳态法推导米氏方程时,引入了的假设是什么?快速平衡法呢? 答:酶的中间复合物学说
43. 作为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的维生素是哪个? 答:泛酸(B5)
44. 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G如何与多核苷酸链连接? 答:mG经焦磷酸与mRNA的5ˊ末端核苷酸相连 45. 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有哪些? 答:琥珀酰-CoA→琥珀酸
46. 米氏方程是什么?告诉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等如何求Km或Vmax?
答:v=(Vmax×[S]) /(Ks+[s])或者(Vmax×[S]) /(Km+[s])。分别将两组数据的V和【S】分别带入(Vmax×[S]) /(Km+[s])中,联立方程组即可得到Km和Vmax
7
7
+
+
47. 蛋白质α螺旋要点? DNA双螺旋要点?氢键在稳定这两种结构中的作用? 答:α-螺旋的结构要点: ①肽链以螺旋状盘卷前进,每圈螺旋由3.6个氨基酸构成,螺圈间距(螺距)为0.54nm; ②螺旋结构被规则排布的氢键所稳定,氢键排布的方式是:每个氨基酸残基的N—H与其氨基侧相间三个氨基酸残基的C=O形成氢键。这样构成的由一个氢键闭合的环,包含13个原子。因此,α-螺旋常被准确地表示为3.613螺旋。 螺旋的盘绕方式一般有右手旋转和左手旋转,在蛋白质分子中实际存在的是右手螺旋。 DNA双螺旋的结构要点: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
2.嘌呤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测。磷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的平面则与纵轴平行。多核苷酸链的方向取决于核苷酸间磷酸二酯键的走向,习惯上以Cˊ3→Cˊ5为正向。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3.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的碱基对之间相距的高度,即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度。因此,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个核苷酸。每一转的高度为3.4nm.
4.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联系而结合在一起。A只能与T相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 48. 谷胱甘肽和酪氨酸的化学结构式? 答:P168 P126
49. 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巯基乙醇与二硫键反应的比例关系? 答:1:2
50. 已知DNA的260/280值为1.8,RNA的260/280为2.0.今有一不含蛋白等杂质的核酸纯品,其260/280值为1.9,是问一克该样品中RNA和DNA各含多少?(注:1OD260的DNA为53微克,1OD260的RNA为40微克)
51. 现有五肽,在280nm处有吸收峰,中性溶液中朝阴极方向泳动;用FDNB测得与之反应的氨基酸为Pro; carboxy-peptidase进行处理,的质地一个游离出来的氨基酸为Leu; 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得到两个片段,分别为两肽和三肽,其中三肽在280nm处有吸收峰;用CNBr处理也得到两个片段,分别为两肽和三肽;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游离了一个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五肽中不含Arg.试定该短肽的氨基酸序列. 答:Pro-Met-Trp-Leu-Lys
52.举出三种蛋白质分离方法,原理、应用。
答:1. 1、透析与超滤。透析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分开。常用的半透膜是玻璃纸,火棉纸(celloidin paper)和其它改型纤维素材料。超滤法是利用高压力或离心力,强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留在膜上,可选择不同孔径的泸膜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
2. 凝胶过滤法。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蛋白质溶液加于柱之顶部,任其往下渗漏,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因而在柱中滞留时间较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孔内而径直流出,因此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得以分离。柱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是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el)和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
3. 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剂有阳离子交换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和阴离子交换剂(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等,当被分离的蛋白质溶液流经离子交换层析柱时,带有与离子交换剂相反电荷的蛋白质被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随后用改变pH或离子强度办法将吸附的蛋白质洗脱下来。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吸附层析及亲和层析等,其中凝胶层析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53.G蛋白偶联的受体及其信号传导。
答:G蛋白偶联型受体,如α2与β肾上腺素受体,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和视网膜视紫红质(Rh)受体等,与G蛋白偶联后产生胞内信使如cAMP,cGMP,DG,IP3,等,将信号传导至胞内。
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由四部分组成:a 细胞膜受体 b G蛋白c 第二信使 d 效应 激素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导致受体构象改变,其上与Gs结合位点暴露,受体与Gs在膜上扩散导致两者结合,形成受体-Gs复合体后,Gsα亚基构象改变,排斥GDP,结合了GTP而活化,α亚基从而与βγ亚基解离,同时暴露出与环化酶结合位点;α亚基与环化酶结合而使后者活化,利用ATP生成cAMP。cAMP产生后,与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PKA)的调节亚基结合,并使PKA的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活化催化亚基,催化亚基将代谢途径中的一些靶蛋白中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将其激活或钝化。这些被磷酸化共价修饰的靶蛋白往往是一些关键调节酶或重要功能蛋白,因而可以介导胞外信号,调节细胞反应。 信号传导的终止是依赖于cAMP信号的减少完成的。在G蛋白活化一段时间后,α亚基上的GTP酶活性使结合的GTP水解为GDP,亚基恢复最初构象,从而与环化酶分离,环化酶活化终止,α亚基从新与βγ亚基复合体结合。这样减少了cAMP的产生,同时cAMP的磷酸二酯酶(PDE)的催化下降解生成5'-AMP。当cAMP信号终止后,靶蛋白的活性则在蛋白质脱磷酸化作用下恢复原状。
54.乙酰辅酶A代谢中的来源、去路。
答:来源:丙酮酸+TPP——羟乙基-TPP+CO2 乙酰二氢硫辛酰胺·E2+HS-CoA——乙酰-CoA+E2酶+辅基二氢硫辛酰胺
去处: 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
55.能荷的公式是什么?一般细胞的能荷状态? 答:(ATP+1/2ADP)/(ATP+ADP+AMP 0.8O-0.95
56.有ATP缓冲剂之称的物质是什么?400米跑依靠什么方式供能?100米呢?
答:ATP缓冲剂之称的物质是磷酸肌酸,400米跑依靠糖酵解供能,100米靠磷酸肌酸+ADP-ATP+肌酸
57.红细胞中的BPG产生主要由糖酵解哪个步骤?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临床血液的保存通常会添加肌苷,为什么?
答:3-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作用下形成2-磷酸甘油酸,其中间过程会形成BPG中间产物.
生理意义:BPG进一步提高了血红蛋白的输氧效率。在肺部,PO2超过100torr,因此即使没有BPG,血红蛋白也能被饱和,在组织中,PO2低,BPG降低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加大血红蛋白的卸氧量。
临床血液的保存通常会添加肌苷,因为肌苷能通过红细胞膜并在胞内经一系列反应可以转变为BPG,防止BPG水平的下降。
58.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和解偶联剂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
答:解偶联剂:这类试剂的作用是使电子传递和ATP形成两个过程分离,失掉它们的紧密联系。它只抑制ATP的形成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使电子传递产生的自由能都变为热能。因为这种试剂使电子传递失去正常的控制,亦即不能形成离子梯度。造成过分的利用氧和燃料底物而能量得不到贮存。典型的解偶联剂是弱酸性亲脂试剂2.4二硝基苯酚。在酸性环境中2,4二硝基苯酚接收质子后成为不解离的形式而变为脂溶性的,从而容易的透过膜,同时将一个质子带入膜内。解偶联剂使内膜对H+的通透性增加。亲脂的膜能结合H+,将其带到H+浓度低的一方。这样就破坏了跨膜梯度的形成。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这类试剂的作用特点是抑制氧的利用又抑制电子传递链上的载体的作用。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的作用是直接干扰ATP的生成过程。由于它干扰了由电子传递的高能状态形成ATP的过程结果也使电子传递不能进行。寡霉素就属于这类抑制剂。寡霉素与2,4二硝基苯酚作用不同,当在线粒体悬浮液中加入寡霉素后,再加入ADP,不见有刺激呼吸的作用发生,这时若加入DNP解偶联剂,则可看到呼吸作用立即加快,表明寡霉素对利用氧的抑制作用可被解偶联剂解除。
59.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调控酶分别是什么?
答:糖原合成的关键调控酶是糖原合酶,糖原分解的关键调控酶是磷酸化酶。
60.乙醛酸循环在植物种子中的意义?
答:它使萌发的种子将贮存的三酰甘油通过乙酰-CoA转变为葡萄糖。 61.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为什么?
答:不具有,蔗糖分子中的葡萄糖残基与果糖残基是通过两个异头碳被链接的。 62.糖肽连键的类型?分别主要发生在哪些氨基酸?
答:N-糖肽键,O-糖肽键.N-糖肽键主要发生在Asn.O-糖肽键主要发生在Ser,Thr,Hyl(羟赖氨酸),Hyp(羟脯氨酸)。
63.将含有天冬氨酸(pI=2.98)、甘氨酸(pI=5.97)、亮氨酸(pI=6.53)和赖氨酸(pI=5.98)的柠檬酸缓冲液,加到预先同样缓冲液平衡过的强阳离交换树脂中,随后用爱缓冲液析脱此柱,并分别收集洗出液,这5种氨基酸将按什么次序洗脱下来?[Asp, Thr, Gly, Leu, Lys] 答:根据书中P153的图即可得出答案。
64、有一个A肽,经酸解分析得知为Lys、His、Asp、Glu2、Ala以及Val、Tyr和两个NH3分子组成。当A肽与FDNB试剂反应后得DNP-Asp;当用羧肽酶处理后得游离缬氨酸。如果我们在实验中将A肽用胰蛋白酶降解时,得到两种肽,其中一种(Lys、Asp、Glu、Ala、Tyr)在pH6.4时,净电荷为零,另一种(His、Glu以及Val)可给除DNP-His,在pH6.4时,带正电荷。此外,A肽用糜蛋白酶降解时,也得到两种肽,其中一种(Asp、Ala、Tyr)在pH6.4时全中性,另一种(Lys、His、Glu2以及Val)在pH6.4时带正电荷。问A肽的氨基酸序列如何?[Asn-Ala-Tyr-Glu-Lys-His-Gln-Val]
答:解:(1)用羧肽酶A和B处理十肽无效说明该十肽C-末端残基为-Pro; (2)胰蛋白酶专一断裂Lys或Arg残基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该十肽在胰蛋白酶处理后产生了两个四肽和有利的Lys,说明十肽中含Lys-?或-Arg-?-Lys-Lys-?或-Arg-Lys-?-Lys-?Arg-Lys-?四种可能的肽段,且水解位置在4与5、5与6或4与5、8与9、9与10之间;
(3)梭菌蛋白酶专一裂解Arg残基的羧基端肽键,处理该十肽后,产生一个四肽和一个六肽,则可知该十肽第四位为-Arg-;
(4)溴化氰只断裂由Met残基的羧基参加形成的肽键,处理该十肽后产生一个八肽和一个二肽,说明该十肽第八位或第二位为-Met-;用单字母表示二肽为NP,即-Asn-Pro-,故该十肽第八位为-Met-;
(5)胰凝乳蛋白酶断裂Phe、Trp和Tyr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羧基端肽键,处理该十肽后,产生两个三肽和一个四肽,说明该十肽第三位、第六位或第七位为Trp或Phe;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物化学期末复习题 - - 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