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重视领导班子团队自身建设,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民主,敢于坚持原则,自觉维护团结,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着力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建立和完善“重实践、重实绩、重公认”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坚持定期考察、述职考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定期分析各级班子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分工协作情况,全面、客观地掌握班子运行中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注意结合正在干的事情和目标责任制要求,考察干部落实上级各项决策决议的情况,以此作为推荐、调整、晋升的依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用个人品行端正、自我要求严格,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坚持在应对市场危机、完成重大任务、解决复杂矛盾中考察识别干部,重用那些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坚持群众公认,重用那些在群众中口碑好、公认度高,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干部。
3、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的自律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重点抓好对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考察和监督,及时了解掌握其综合表现情况和基层真实民意。建立健全预防、发现、纠正的工作机制,强化
上级监督、党内监督、班子内部监督、纪检组织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执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对不严格执行的,要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
(二)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工作改革创新的重点。要按照“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认真总结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积极推进选人用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好人才辈出的制度优势。
1、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把选拔关,研究制定体现党政正职岗位特点的考评办法,用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选拔党政正职。着力推进和完善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逐步开展工程公司副职领导职位竞争上岗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干部任用提名机制和民主推荐程序,工程公司党委或主管领导推荐的人选必须经过民主测评或民主推荐程序。试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积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等方式,逐步形成民主择优选拔干部的机制。强化对各级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实现考、评、用的有机统一,在解决“出”和“下”的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2、努力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规范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用人行为,不准违反规定擅自提高领导人员职务待遇;不准以领导碰头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集体
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不准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干部的决定;不准在机构变动或主要领导人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单位干部选拔任用;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进行非组织活动;不准在干部考察中故意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完善有关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体系,加大对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力度。全面建立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及时了解群众对选人用人的评价,在一定范围公开接受监督。
3、全面拓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干部任免工作流程,进一步硬化进入领导班子的必备条件。建立健全干部免职(解聘)、辞职、降职等制度,适时取消各级管理人员行政级别,进一步促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总结交流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握好改革的时机、重点、力度和节奏,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三)围绕长远建设和发展需要,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当务之急。各级党委干部部门要增强战略意识和长远眼光,立足未来10年和更长时间企业发展对领导人才的战略需要,切实抓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
1、拓宽选人视野,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从基层和项目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逐步形成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从基层和项目一线逐级遴选的干部选拔制度。特别关注环境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年轻干部,特别关注年轻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的能力和表现,不让德才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在大胆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注意保持领导班子的梯次年龄结构,注意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防止在任职年龄上搞不切实际的层层递减。同时,要重视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培养锻炼力度。优先选送年轻干部到各级党校、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学习,着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加大轮岗交流、实践锻炼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任职,尤其是到困难较多的企业单位、重难点工程项目的领导岗位任职锻炼,让他们在复杂环境和艰苦条件中工作,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成长。特
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年轻干部,在满足一定台阶经历的条件下可以破格使用。
3、立足长远需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未来发展对各级领导班子的战略需要,研究制定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系统提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严把选拔推荐关,采取组织方式选拔产生领导人员时,各级党委要以后备干部队伍为基础提出参考人员名单,供民主推荐时参考;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方式产生领导人员时,应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任用。高度重视后备干部管理,加大上下交流、岗位交流力度,坚持定期分析、跟踪考察、定向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后备干部队伍。认真做好后备干部调整补充,将集团公司党委全委会、工程公司党委会推荐后备干部的制度固化下来,全面推广。
(四)围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是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在集团公司干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