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川面积扩大改变了地面的反射率,从而可能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 ? ?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正确答案: B
2地球上的水集中于()地区时,地球的自转速度最快。
? ? ? ?
A、高纬度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 D、南半球
正确答案: A
3在无机圈层中,只能单方面产生影响,不能直接相互产生作用的是()。
? ? ? ?
A、气候冷暖变化与海平面升降 B、气候冷暖变化与冰川进退 C、岩石圈均衡调整与海平面升降 D、岩石圈均衡调整与冰川进退
正确答案: D
4水圈通过对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岩石圈。() 正确答案:√
5离心率增大,可能导致地表物质向高纬度地区运动。() 正确答案:×
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
1黄土地貌多位于()。
? ?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C、温带地区
? D、亚热带地区
正确答案: B
2地球自转对厄尔尼诺的影响是由()提出来的。
? ? ? ?
A、耿庆国 B、何祚庥 C、任振球 D、汪成民
正确答案: C
3黄土的形成除了风的作用之外,另外一个因素是()。
? ? ? ?
A、日照 B、植被 C、流水 D、地形
正确答案: C
4构造运动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海陆的分布和地形的起伏。 正确答案:√
5越靠近沙漠地区的黄土受风化作用越严重,粒度就越细。() 正确答案:×
水、气、岩石圈与黄土地貌
1通常认为,黄土地区的沟壑等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 ? ?
A、黄土覆盖下的基础形状 B、风力的侵蚀 C、流水的切割 D、温差的变化
正确答案: C
2结冰后,岩石与冰川冻在一起,于是岩石随着冰川一起开始运动的形式被称为()。
? ?
A、搬移作用 B、叠加作用
? ?
C、掘蚀作用 D、磨蚀作用
正确答案: C
3黄土多形成于()时期。
? ? ? ?
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
正确答案: C
4冰川对岩石的搬运的效率不仅与坡度有关,也和降水有关。() 正确答案:×
5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形成U型谷。() 正确答案:√
水、气、岩石圈与冰川、冰缘地貌
1冰缘环境中,对石头破坏较为严重的是()。
? ? ? ?
A、风化作用 B、冻融作用 C、冻土 D、低温
正确答案: B
2关于羊背石,说法错误的是()。
? ? ? ?
A、受到磨蚀和掘蚀作用的影响形成 B、迎冰坡较为光滑 C、背冰坡较为破碎 D、背冰坡较为平缓
正确答案: D
3冰缘环境通常处于()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情况。()
? A、-10
? ? ?
B、4 C、-4 D、0
正确答案: D
4冻融风化而产生的土体和碎石在冻融作用下向下不断地蠕动称为融冻扰动。() 正确答案:×
5冰斗与冰川移动不同,冰斗容易形成V型。() 正确答案:√
生物圈与岩石、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1芒萁多分布于()。
? ? ? ?
A、酸性土壤 B、碱性土壤 C、中性土壤
D、弱酸性或弱碱性土壤
正确答案: A
2岩石和生物之间联系的纽带,同时又是作用的桥梁的是()。
? ? ? ?
A、降水 B、日照 C、土壤 D、地形
正确答案: C
3青藏高原隆起后,其北部的植被变化是()。
? ? ? ?
A、山地常绿针叶林变为高山荒漠 B、灌丛草原变为高山荒漠 C、山地常绿针叶林变为高山草原 D、灌丛草原变为高山草原
正确答案: B
4我国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老第三纪分布的植被是副热带落叶林。()
正确答案:×
5醉树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附近铜矿的影响,所以可以作为探矿的依据。() 正确答案:×
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
1自()出现以后,地球的原始大气逐渐发生变化,产生了氧气。()
? ? ? ?
A、真核生物 B、蕨类植物 C、蓝藻 D、水藻
正确答案: C
2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 ? ? ?
A、林地 B、绿化公园 C、街道 D、百货商店
正确答案: D
3从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冷后,一般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 ?
A、气温回升 B、海洋中铁粒子增加 C、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加强 D、二氧化碳减少
正确答案: A
4沙漠中条带状或岛状分布的植被主要分布于低洼地区,这种情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低洼地区光照较弱风力小。() 正确答案:×
5植物不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也能吸附和吸收一部分污染物。() 正确答案:√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尔雅2015年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网络课程习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