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改善区域地理环境,环境压力(提高/减少) 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 5、 可持续发展:
一、内涵及体现
①:生态可持续: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结合
②:经济可持续: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能,减少废物,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 ③:社会可持续: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二、途径
①:发展循环经济:1、提高生态效益 2、 资源、废物再利用 3、 经济活动生态化
②:工业清洁生产:1、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
(环境效益) 2、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
③:农业生态农业:1、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
2、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6、 我国的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①:水土流失:①.黄土高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东北平原
原因:1、土质疏松 2、多暴雨,降水集中
治理:1、打坝淤地 2、修建小型水库 3、小流域综合治理
4、植树种草 5、缓坡修建梯田
②:土地荒漠化:①.沙漠化:西北干旱区 ②.盐碱化:种植农业区
原因:大水漫灌,地势低洼,不易排水,蒸发量大 ③.石漠化:南方丘陵 ③:森林里面积减小:东北、东南地区 ④:湿地面积减小:东北、长江中下游 原因:围湖造田
环境污染 ①:东北地区:大气污染,水污染 ②:西南地区:大气污染(酸雨) ③:东南沿海:海洋污染
7、 治理污染(荒漠化,养殖业):
①:科技——培育良种 ②:放牧方式——科学轮牧 ③:数量——适度放牧 ④:防灾减灾
8、地形评价:
①:以xx为主/复杂多样
②:分布状况(xx方向为xx地形)
③:地势:①.海拔 ②.起伏状况
③.从xx方向向xx方向逐渐(增大/减少) 9、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位置描述):
1、 纬度 ①:( 东、西;南、北)半球 ②:( 低、中、高)纬 ③:( 热、温、寒)温度带
2、 海陆 ①:( )方向临近( )大洋 ②:( )方向临近( )大陆 ③:岛国/半岛/海陆兼备 3、 相对 ①:延伸方向 ②:形状
9、 气候:
气温: ①、评价:全年/夏/冬 日较差/年较差
② 原因: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4、距冬季风远近 降水:①、评价:年总量 夏/冬
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② :原因: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高压带,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季风环流 (东亚、南亚)
下垫面: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4、洋流
光照: 纬度 阴晴日数
10、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休渔制度 2、防止过度捕捞 3、发展海洋牧场 4、防治水污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突击!地理必考知识点!内部资料!加密整理!(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