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涵养水源 ⑦:减少噪音
③:保持水土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防风固沙 ⑤:保护农田 7、 雨林的作用:
①、 地球之肺 ②、 巨大储水库 ③、 生物基因库
8、 湿地(沼泽、湖泊)的作用:
①、 产出功能:“资源宝库” ②、 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洪蓄水 ③、 生态功能:保护生态多样性 ④、 降解功能 ⑤、 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动物栖息地
9、 铁路位置的选择:
①:自然 ①、地质、地形
②、 气候 ③、 水源 ④、 土壤(冻土)
②:经济 ①、人口密度
③ 、城市化水平 ④ 、工农业水平 ⑤ 、资源开发 ⑥ 、经济水平
10、 交通的意义:
①、缩短由xx到xx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②、 促进两地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③、 促进沿边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发展 ④、 完善基础设施 ⑤、 巩固国防,民族团结 ⑥、 对外贸易,延边经济出口
六、 人口与城市
1、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现代型 < 1% < 传统型 < 2% < 原始型
2、 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影响:
因素:经济
迁 入 迁 出 利 ⑦、 带来大量劳动力和技术人才 ⑧、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⑨、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①、 加强当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 缓解人地矛盾 ③、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①、 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②、 在住房、交通、就业、卫生、教育 带来压力 ①、 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②、 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
3、 城市定位: 6、城市化进程:
自然: ①、地形 1、初期:水平低,速度慢
② 、气候 2、加速:速度快,郊区城市化 ③ 、水源 3、后期:水平高,速度快,逆城市化
社会经济: ①、政策
② 、市场 ③ 、交通 ④ 、劳动力 ⑤ 、技术 ⑥ 、著名的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4、 城市结构: 7、城市化对环境:
①、 等级与服务范围 利:平整土地,修水利设施,绿化 ②、 形态: 1、组团 不利: 环境:大气,水,垃圾,噪音
2、团块 社会:交通,住房,就业,社
3、条带 安
③、功能区: 1、住宅 2、商业 3、工业
5、 城市化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②、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 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七、 人类生活活动与地域联系 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地形 ①、平原:种植
② 、丘陵:茶叶(立体农业,多样经营) ③ 、山地:果林
气候 ①、光照充足(纬度、海陆、云量、空气稀薄) ②、热量充足(纬度)
③、降水(丰沛>700mm/年) ④、是xx气候,雨热同期
土壤 ①、肥度(黑、紫、水稻土)
② 、土层深度(盆地、坝子) ③ 、酸性(茶叶)
水源 ①、灌溉
②、水产养殖
(大气降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冰雪融水)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丰富)
①、 政策:支持 土地廉价 (外国投资,租金低) ②、 市场:(国内外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③、 交通:(水运、海运、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便利) ④、 劳动力:(充足,丰富,廉价;素质高) ⑤、 技术:(1、机械化水平 2、冷藏 3、保鲜 4、良种 5、肥料)
⑥、历史: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
2、 五种工业部门:
①、 原料导向型(糖、水产、罐头) ②、 技术导向型(精密仪器) ③、 市场指向型(饮料、家具、印刷) ④、 动力导向型(金属冶炼) ⑤、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服装、加工)
3、 工业区位选择:
自然:①、接近原料产地,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产地,丰富,能源(动力)丰富
② 、优质水源:靠近河流、湖泊 ③ 、大工业:地势平坦 ④ 、气候:清洁优美的环境(电子、感光) ⑤ 当地的农业基础好,农副产品丰富
社会:政、市、交、劳、技
4、 微电子工业: 区位选择:
① 产品周期换代快 ①、高校
② 体积质量小 ②、环境 ③ 产品附加值高 ③、交通
5、 农业地域类型:(经营规模、单产量、商品率、经济效益、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
①:季风水田农业
特点:1、小农经营 2、单产高 3、商品率低
4、 机械化水平低 5、科技水平低 6、水利工程大
②: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1、商品率高 2、规模大 3、经济效益好 4、机械化水平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
特点:1、商品率高 2、规模大 3、经济效益好 4、机械化水平高 ④:混合农业:
特点:1、集约化水平高 2、技术高 3、专业化高 ⑤:乳畜业:
特点:1、商品率高 2、集约化高 3、专业化高
6、旅游:
1、①、自然旅游 ②、人文旅游 2、特点:非凡性
3、价值:经济、美学、历史文化、科研 4、开发评价: ①、集群状况
②、地域组合状况 ③、交通 ④、市场 ⑤、基础设施
6、 旅游的作用:
1、 社会:①基础设施 ②就业 ③收入 ④素质(意识) 2、 文化:①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 ②传统文化的继承
3、 经济: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促进经济增长 4、 环境:美化
7、 旅游 注意安全:
1、 防风沙 2、防日晒、防暑 3、保暖 4、防迷路
8、 五种交通方式比较:(受天气影响) 方式 运量 水路 铁路 公路 大 运价 低 速度 慢 较快 较慢 特点 灵活性 差 差 好 连续性 差 好 好 成本 低 投资大 短途高 航空 管道 小 高 快 差 差 差 好 投资大 投资大 损耗小、安全、平稳、管理方便 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地理环境:
1、 自然地理环境 ①:位置(详见后)
②:地形 ③:气候
④:水文(详见后) ⑤:矿产
2、社会经济环境 ①:人口(数量、素质)
②:工业
③:农业(类型、作物、熟制) ④:商业 ⑤:旅游业 ⑥:交通运输
2、 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利用:
梯级开发:①、航运(1、水量 2、水量变化 3、水位是否平稳 4、流域内经济水平)
② 、水能发电: 1、xx气候,降水丰富
2、河流量大
3、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③、养殖:增大水面
④、防洪:调节径流
⑤、灌溉农业,土地利用:增大库容 ⑥、改善生态,提高水质:保持水土 ⑦、旅游
3、 资源跨区域调配:
<1、>原因:①、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差异大
② 、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水平不同 <2、>影响:
调入区: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③:能源进口多渠化,保证能源安全
④: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⑤:采用管道运输,降低进口成本
调出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③:促进资源开发 ④:扩大出口渠道
4、 产业转移的影响:
①:改善劳动力就业分布,就业机会(提高/减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突击!地理必考知识点!内部资料!加密整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