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鑫 备战2012高考 地理总结
一、 地球
1、自转(周期:一个恒星日,角速度:15°/h)
①线速度
(从出道向两极递减) ②角速度 (除两极外,各地都相等)
产生 1、昼夜交替
2、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
3、时差 ①地方时(无数个) ②区时(24个)(每15°/h划一个区时)
③计算
2、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
①太阳高度角有无数个,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个。
(例: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达
到一年中的对大值,并向南北方向递减)
②引起昼夜长短变化。
(例: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出现极昼现象,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
③日出、日落
(例:夏至日:早4,晚8
冬至日:早8,晚4 春秋分:早6,晚6 。)
3、判断日期(昨、今)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人为日界线:180°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0时:加一天【旧至新】 180°:减一天【新至旧】)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的切点
①出现极夜(A)为12点 ②出现极昼(B)为24点
4、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使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带获得能量不同。 黄赤交角变大: ①直射点移动南北范围变大,寒带范围、热带范围变大 ②公转日期不变,直射点移动速度加快
③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太阳高度变大,冬至日:太阳高度变小。全
球各地昼夜变化幅度变大
5、五代
6、地球内部圈层
7、区分昼夜现象 与 交替
①现象: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②交替:自转
8、计算太阳高度角:(以40°N为例) ①夏至日时(太阳直射23°26’N)
②冬至日时(太阳直射 23°26”S)
9、北极星只有在北半球才可观测 北极星的地面高度角就是当地纬度
10、北半球月均温一年中最高: 海洋(8月)陆地(7月) 南半球月均温一年中最高: 海洋(2月)陆地(1月)
11、对流层厚度
1、低纬 (0~30° ):17~18km 2、中纬(30~60°):10~12km 3、高纬(60~90°):8~9km
二、 地图
1、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实地面积越大,内容越简略 2、
3、 1经度=111km
@纬度上1°=111·COS@
4、 判断两地位置
若两地纬度相加>180° 则东经为西,西经为东 5、
山脊(分水岭):滑坡 6、
7、 6°C / 1000m
8、 (n-1)d≤ △H <(n+1)d 9、
10、 评价:??分布规律:
1. 点状事物:(城市)
①、 是否均匀 ②、 位于xx方向,沿xx分布 ③、 数量(多少)
2. 线状事物:(交通线、河流)
①、 位于xx地方向,沿xx分布②、 延伸方向及形状
:泥石流
山谷(河道) 3. 等值线分布:(气温、降水)
①、 疏密(有明显变化要分开) ②、 延伸方向 ③、 数值:从xx以上降到xx以下 ④、 方向:由xx方向向xx方向递增
4. 面状事物:(农业带) ①、 位于xx地xx方向,沿xx分布 ②、 延伸方向及形状
11、 选址:
1. 水库选址:
①、 山谷、河谷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库容大、集水面积广 ②、 坝址在峡谷处,易修建,工程量小,投资小
2. 港口、码头:
①、 深水区,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避免航道淤积
3. 引水路:
①、 水路尽可能短 ②、 避免穿过山脊 ③、 利用地势 自流
4. 农业生产:
农林牧副渔
5.居民区:地平,水足
12、 我国渔业:
①、 海岸线:我国海岸线长,有许多风平浪静的港湾和岛屿 ②、 温度带:我国渔场多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水温适中,季节变化明显,
不结冰,全年捕捞 ③、 寒暖流:交汇处,种类多 ④、 环境:有广阔的大陆架,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丰富的浮游生物,饵
料多 ⑤、 径流:大小江河很多,丰富饵料,营养盐类
13、 盐场分布:
①、 地形:平坦,海滩广阔,背风坡 ②、 气候:风力大,光照充足,气温回升快,降水少
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1、 太阳直射图:
2,、气温与气压:
(凸低则低,凸高则高)
3、三圈环流:
4、1、7月季风形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突击!地理必考知识点!内部资料!加密整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