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 结构楼(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根据实际的工艺、设备、运输等条件确定。其标准值及相关系数不应低于表7.2.2中数值。 3 搬运重物的动力系数可采用1.1,其动力作用只传至楼板和梁。 4 计算吊车粱及其连接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乘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可取1.05。

表7.2.2 楼(屋)面均布活荷载及有关系数

表7.2.2 (续)

7.2.3 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计算。

1 地下及地上主体结构可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或剪力墙结构体系,跨度宜控制在10m~12m以内。当跨度大于12m,可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当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开洞较大,并需考虑楼板对地下外墙的支承作用时,楼板的强度与变形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3 当地下部分主体结构梁板承受较大压力时,其梁板应计入轴向压力的影响,按压弯构件计算。

4 地下变电站地下主体结构埋深较深,需做基坑支护时,基坑支护应满足JGJ 120的规定和要求。

5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考虑施工方案及降水对周围建(构)筑物的不良影响。 7.2.4 构造与变形要求。

1 受弯构件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7.2.4中规定的数值。

表7.2.4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2 当地下部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裂缝控制宽度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

当地下部分主体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 3 地下外墙宜连续浇筑,当必须设置水平施工缝刚,除在施工缝处采取止水措施外。施工缝处的承载力尚应满足强度要求。

4 地下外墙内侧预埋件应于浇筑混凝土前埋设,不应在地下外墙上后补埋件或后补膨胀螺栓。

5 常设大吊装口楼板处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7.2.5 地基与基础。

1 地基与基础应按有关的《地基基础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并应符合GB 50007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 地下部分主体结构宜选用筏板基础。 7.2.6 抗震设计应符合GB 50011的有关规定。 7.3 建筑防水

7.3.1 地下变电站防水设计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符合GB 50108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7.3.2 220kV变电站应按一级防水设计;110kV及以下变电站可按一级防水设计。 7.3.3 地下部分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确定防水标高。

7.3.4 地下变电站防水宜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外包防水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混凝土可掺加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7.3.5 当主体结构可能受到侵蚀性介质作用和需要多道防水相结合使用时,宜在迎水面做卷材防水层。

7.3.6 地下主体部分宜不设变形缝或者少设变形缝。需要设置时,变形缝宜设置在主体与通道的连接处。

7.3.7 地下变电站电缆、接地线和管道穿越建筑时,应在穿越处采取防水措施。 7.3.8 建筑排水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设计方法,宜沿地下外墙的内壁设置集水槽,汇于集水池,并通过排水设施排至站外城市下水道。 7.4 通风、采暖与空调

7.4.1 通风、采暖与空调设计方案应根据变电站工艺的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环境要求以及能源状况等,与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4.2 通风、采暖与空调的设计应考虑防水排烟措施,并符合GB 50229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7.4.3 地下部分的通风系统设计应能适时排除电气设备电能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其通风方式可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也可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 7.4.4 变压器宜的通风系统应与其他通风系统分开。配电装置室通风系统的排风机可兼作排烟机。火灾时,应切断通风机的电源。

7.4.5 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室温不宜超过35℃,电容器室和配电装置室室温不宜超过40℃,变压器室室温不宜超过45℃。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排风装置。 7.4.6 配电装置室通风设备应满足事故时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6次的要求,排风口应设在室内上部;SF[sub]6[/sub]电气设备室应采用机械通风,排风口

应分别设在室内下部和上部,通风设备应满足事故时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4次的要求。

7.4.7 主控制室、继电器室、通信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7.4.8 通风、采暖与空调计算参数的选择应符合GB 50019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7.4.9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地下变电站宜采用电采暖设施。 7.5 给水与排水

7.5.1 地下变电站水源应取自市政给水管网,取水点和取水量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当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应设置升压或减压装置。 7.5.2 给水与排水设计应符合GB 50015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7.5.3 地下变电站宜考虑清洁用水。 7.5.4 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7.5.5 站区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

7.5.6 地下变电站应设置自动排水系统。机械排水的出口管段上必须采取防止废水回灌措施。 8 消防 8.1 建筑防火

8.1.1 独立建设的地下变电站与相邻地面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根据变电站的地上建筑与相邻地上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要求确定,不应小于表8.1.1的规定。 表8.1.1 独立建设的地下变电站的地上建筑与相邻地上建筑的防火间距 m

8.1.2 地下变电站的各设备房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8.1.2的规定。

表8.1.2 地下变电站各设备房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表8.1.2 (续)

8.1.3 地下变电站与其他建筑联合建设时,应采用防火分区隔离措施。 8.1.4 地下变电站直通地面的门、楼梯及走道的宽度应满足设备运输要求。但直通地面的疏散门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40m。

8.1.5 主变压器采用油浸变压器时,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主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时,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8.1.6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抗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门外为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时,应采用钢质门。 8.1.7 地下变电站中电缆隧道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头连接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 8.1.8当地下变电站采用水喷雾消防时,油浸主变压器事故油池容量应考虑容纳最大一台变压器的事故排油量以及消防水量。 8.2 消防灭火系统

8.2.1 地下变电站地上设置的油浸变压器室,当单台主变压器容量为125MVA及以上时应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地下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干式变压器室可不设置固定灭火系统。无人值班变电站可在入口处和主要通道处设置移动式灭火器。

8.2.2 固定灭火系统可采用水喷雾或气体等灭火系统。

8.2.3 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给水应符合GB 50229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8.3 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与消防供电

8.3.1 地下变电站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具有火灾信号远传功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4)在线全文阅读。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02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