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力设计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实际工程中的220kV GIS室楼面荷载的取值,经分析比较后确定的。它反映了目前工程的实际情况。

7.2.3 在经过技术、经济、耐久性、防火等方面的分析、论证后,北京地区的一些地下变电站的地上通风口、常设大吊装口等部位选用了钢结构、轻型钢结构体系,获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当然,其设计应符合GB 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7.2.4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主要摘自GB 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常设大吊装口处垂直吊装的大型设备较重,大型设备对吊装口下方粱板的冲击作用较大;当吊装口下方梁板整体性不强,抗冲切性能较低时。过大的设备冲击作用,会导致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损坏,并间接影响围护结构的安全。吊装口下方设置钢筋混凝土墙等加强措施可以起到显著的安全效果。 7.3 建筑防水

7.3.1 本条款引自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防水设计规定。 7.3.2 变电站渗漏水,不仅影响使用,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安全运行。按GB 50108规定: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时,不允许渗水,围护结构无湿渍;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时,允许漏水,围护结构有少量湿渍,实际渗漏量约为每天0.025~0.21/m[sup]2[/sup]。因此本规定中提出220kV应按一级防水设计,但有些地区受到施工条件等其他因素影响,按一级防水设计确有困难或投资增加很大时,110kV及以下变电站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7.3.3 变电站地上进出口、通风口、吊装口都应高出洪水水位标高,220kV变电站宜按百年一遇洪水水位考虑,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宜按50年一遇洪水水位考虑。对于位于洪水水位以下的各种出口,应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

7.3.4 利用变电站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外包防水是变电站主要的防水措施。如上海人民广场220kV变电站主体结构采用了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内部做600mm

厚的内衬形成复合墙。根据工程实践,有的工程采用防水混凝土已达到了一级防水标准,有的采用多道防水也达到了一级防水标准,但也有采用多道防水,由于施工质量差而失败的,此道工序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通过在钢筋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防水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7.3.5 在迎水面做卷材防水层,是一种效果较好的防水措施,也是地下工程普遍使用的防水方法。如山东省烟台110kV变电站、北京王府井220kV变电站就在迎水面做卷材防水层。

7.3.6 变形缝对结构受力及防水非常不利,因此,应尽量不设或少设变形缝。主体部分与通道的连接处是应力集中容易开裂的地方,宜在此处设置变形缝。一般采用中埋式滞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的方法。

7.3.7 变电站电缆、接地线和管道穿越建筑时,应在穿越处采取防水措施。电缆隧道与变电站的相接处宜设置隔断墙,隔断墙上安装防水套管供电缆穿越使用。 7.4 通风、采暖与空调

7.4.1 本条款参照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1.0.3条编制。

7.4.4 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因此,变压器室通风系统不能与其他通风系统合并。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配电装置室通风系统在火灾时,通风系统应立即停运,以防火灾蔓延。

7.4.5 主控制室、继电器室、通信室按有关规定要求,夏季室温不宜超过35℃,以满足设备和维护人员的要求。

7.4.6 屋内配电装置室通风设备不但应满足事故时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6次的要求,还应考虑设备发热的影响,综合计算确定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排风口应设在室内上部;SF[sub]6[/sub]电气设备室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应采用机械

排风,排风口应分别设在室内下部和上部,通风设备应满足事故时的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4次。

7.4.9 由于热力采暖有漏水问题,为了变电站安全起见,本条款建议寒冷地区的变电站采用电采暖。 7.5 给水与排水

7.5.1 地下变电站多建在城市,且位于繁华地段,给水管网发达。变电站给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较为方便、经济,又符合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取自市政给水管网的水量一般能够满足要求,水压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7.5.3 为运行维护方便,地下各层宜考虑清洁用水的设施,譬如设立拖布池。 7.5.4 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有利于改善卫生条件,也有利于排水设备的选型和集水池容积的确定。

7.5.6 变电站位于地下,若无防止废水回灌的措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 8 消防 8.1 建筑防火

8.1.1 GBJ 16和GB 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工业建筑,本条款所列防火间距参照上述规程进行规定。

8.1.2 本条款所列各设备房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参照GB 50229进行规定。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工程实践中,干式变压器(如SF[sub]6[/sub]气体变压器、环氧树脂浇铸变压器)、干式电容器、干式电抗器以及阻燃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在地下变电站中应用十分普遍,使变电站的火灾危险性有所降低,上述设备间的火灾危险性由油浸设备的丙类改变为丁类。

8.1.3 当变电站与其他建筑联合建设时,应采用的防火措施一般指将变电站与建筑的其余部分作为不同的防火分区加以分隔。

8.1.4 本条款要求地下变电站在设计门、楼梯及走道的宽度时,除满足GBJ 16第3.5.4条的安全疏散要求外,还应结合考虑小型设备运输的需要。

8.1.5 按GBJ 16第3.5.5条规定,甲、乙、丙类厂房的疏散楼梯应考虑为封闭楼梯间,丁、戊类厂房未做规定,但有条件时还是设置封闭楼梯间为好。 8.1.6 本条款引用GB 50229中第9.4.3条部分内容。 8.1.7 本条款引用GB 50229中第9.3.1条部分内容。

8.1.8 本条款目的是提醒在设计变压器事故油池的有效容积时。不应忽略水喷雾灭火设施动作后消防水的容量。 8.2 消防灭火系统

8.2.1 本条款中“地下变电站”包括全地下及半地下变电站,因此指明位于地下的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如半地下变电站中油浸变压器位于地上,则根据GB 50229,电压为220kV且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固定灭火系统,低于125000kVA的油浸变压器可不设置固定灭火系统。 但对于建设在城市建筑及人口密集地区的地下变电站,还应视公共消防条件是否便利综合考虑确定是否设置固定灭火系统。而干式变压器室火灾危险性为丁类,可不设置固定灭火系统。

GB 56229第94节规定:“主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设备间应设置移动式灭火器”。考虑到地下变电站的特点,本条款规定将无人值班变电站移动式灭火器的设备设置改为入口处和主要通道处。 8.2.2 本条款说明目前国内地下油浸变压器室常用的固定灭火系统。35kV、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室房间体积较小,可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等,有条件的可选用哈龙替代灭火剂(惰性气体IG-541、七氟丙烷HFC-227 ea等)。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间体积较大,如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钢瓶数量多,投资大,因此常

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 5021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另外,美国和台湾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较多,国内也正在编制有关的规定和规范,并进行相关的试验,不久将应用于国内的地下变电站。 8.3 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与消防供电

8.3.1 变电站的消防设计应以防为主,由于地下变电站无人值班,除在变电站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外,还应将信号远传至集控中心。

8.3.2 变电站主变压器如采用油浸变压器,根据GBJ 16规定,该变电站为丙类厂房,应按二级保护对象考虑。但考虑到地F变电站的重要性,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保护等级。

8.3.3 地下变电站发生火灾将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有效控制火灾蔓延及尽快灭火,因此变电站火灾探测器应根据安装部位的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感烟及感温探测器,如变压器室采用感温探测器,配电装置室安装感烟探测器等。 8.3.4 根据GB 50229第7.3节,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与固定灭火系统及通风设备联动,应切断通风机的电源,使通风系统立即停运,启动灭火系统,避免火灾蔓延。 9 环境保护

9.1 电磁辐射及防治

9.1.2 通过设备选型、屏蔽设计等措施,可降低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998年4月,北京电力设计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高压变电站电磁辐射测量和分析”课题,通过对北京市区北土城110kV变电站、阜成门110kV变电站、知春里220kV变电站等地上室内、室外变压器及配电装置辐射强度的测量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上述变电站所测设备10m以外的高频电磁辐射远低于环境电磁辐射安全标准,并符合国家规定的无线电干扰控制指标。工频场强的测试值在美、日、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10)在线全文阅读。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02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