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0.01g/mL的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3、步骤(A)
a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b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c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d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4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仔细观察,找到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间期的细胞。
三、无丝分裂
1、过程:大体分为三步:细胞核延长――核中部缢裂――整个细胞中部缢裂。 2、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
3、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
四、细胞的分化
1、概念: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
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没有改变)比如组
成结构的蛋白质和催化化学反应的酶的变化。
3、细胞分化的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
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
4、细胞的分化的特点: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5、细胞分化的实例:红细胞和心肌细胞来源于中胚层。但是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心肌细胞
能合成肌动和肌球蛋白 6、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五、细胞的全能性
- 16 -
1、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指植物体中单个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实例: ﹡胡萝卜根细胞离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长成一棵胡萝卜。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 核保持着全能性,以上爪蟾移核试验就是很好的例证。
六、细胞衰老
1、衰老细胞的特征:
①细胞核膨大,核膜皱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②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呼吸速率减慢);
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度减慢,增殖能力减退; ④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⑤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⑥细胞内色素沉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2、决定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
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七、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2、细胞凋亡的意义: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八、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理解)
1、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这几个过程。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九、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了解) 1、细胞癌变原因:
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
外因:致癌因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 焦 油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2、癌细胞的特征:
(1)无限增殖:黑人妇女海拉的宫颈癌细胞系,至今已有半个世纪,还在各实验室传代使用。 (2)没有接触抑制。癌细胞并不因为相互接触而停止分裂
(3)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4)能够逃避免疫监视 3、我国的肿瘤防治
- 17 -
(1)肿瘤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二级预防:防止致癌物影响三级预防:高危人群早期检出 (2)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手术切除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提纲
专题五:遗传的细胞基础
一、 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 ?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附:例1.计算右图中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数目。 解析:跟据以上分析可知 染色体--------4条 DNA-----------8条 同源染色体---2对 四分体---------2个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
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减数分裂各同源染色体在前期I发生联会,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并且减数分裂前期I持续的时间要远远长于有丝分裂的前期,这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
- 18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减数分裂包括连续的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是减数的,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是等数的,最终使染色体数减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DNA的角度看,有丝分裂前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中的DNA量与母细胞相等。减数分裂前,DNA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子细胞中的DNA量只有母细胞的二分之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减数分裂中的两次细胞分裂之前的间期有重要区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就完成了复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在不同的生物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长短不同,有的生物具有短暂的间期,而有的生物在末期Ι结束以后,立即进入前期Ⅱ。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 19 -
不同形成部位 点 过 程 子细胞数 相同点 有变形期 精子的形成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卵巢 无变形期 卵细胞的形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精原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 2a 0 2N 4a 4N 2N 4a 4N 2N 4a 4N N 2a 2N N 2a 2N N 2a 2N 2N 2a 0 N a 0 精子细胞 N a 0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四、生物个体发育: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更新中)(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