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3、积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在干部选任环节,坚持“五个介入”。在推荐环节,监督民主推荐的组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跑官、拉票等现象;在考察环节,监督考察程序执行是否符合《条例》的要求;在人选确定环节,对照《干部任用条例》,对确定人选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进行提前预审,提出是否可提交会议讨论的意见;在征求意见环节,审查拟提拔任用干部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情况、涉及双重管理干部征求协管方意见情况、拟提拔干部执行任前上报预审制度情况;在任前公示环节,坚持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和部门正职交流的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查核,防止干部“带病上岗”。
14、进一步拓展干部监督工作范围。制定下发《股级干部管理办法》后,将全县股级干部纳入干部监督管理范围,同时跟踪检查股级干部选拔程序的执行情况,逐步提高股级干部整体素质。
15、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领导干部岗位目标工作责任制,围绕全县的工作重心,细化政绩认定和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以实绩为重点,分类设置,力求达到系统化、具体化和量化要求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强干部绩效监督的真实性、准确性。
16、建立干部常态退出机制。根据中组部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探索试行《**县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办法》,明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的每届任期、届数限制、期间管理、期满去向等内容,强化对干部任职期间的监督和管理,为任期届满的干部常态退出提供制度保障。
六、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目标,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7、从抓理念创新入手,努力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一是规范程序,组织好农村党支部换届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2007年上半年,我县将集中进行农村党支部换届工作。首先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与乡镇党委沟通,超前谋划,严格组织。其次是遵照“两推一选”的要求,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确保当选的村班子合民心、顺民意,保证农村党支部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好“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立足实际,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以争创“发展星、团队星、文明星、民主星、民心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目的是通过争星达标,升级进位,激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落实,2007年,我们将把“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本着“量化指标、分星考核、奖惩分明、整体推进”的思路,采取听、查、测、核的方式进行严格考核,保证考核结果的的真实性,确保创建活动抓“细”、抓“实”。三是抓住选用好村党支部记这个关键,着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要多种思路,拓宽村党支部记的选配渠道;要力提倡村支部委员和村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实现“交叉任职”,鼓励村党支部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把完善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作为农村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四是继续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智能”化、年轻化为重点,加强村班子后备人选的培养。要继续推进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认真组织实施《吉林省2006—2010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
18、从抓提高入手,创新机关党建工作。不断赋予“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新的内涵,继续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突出抓好优质服务和有效服务,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机关干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切实在机关各项活动中突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形成机关党建带动机关业务的良好氛围。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典型示范与面上拓展结合起来,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建立规范的监督检查机制,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落实,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及时清除不合格党员,查处违纪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终工作总结2006年县组织部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要点(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