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早晨,我发现雪白的墙壁上写了几个毛笔字,还有一些墨汁点。我知道这是昨天写字课后,有些同学留下的“杰作”。早会课上,我拿来一幅刚画好的铅笔风景画,问同学们美不美,同学们都说美。我又拿来毛笔,在上面点个大墨点,再问同学们美不美,同学们都静了下来,眼睛直往墙上看。我说:“原来我们的墙壁和这幅风景先前一样,是美的。可我们有些同学破坏了这种美,同样也反映出这些人的心灵是不美的。这件事,我希望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下午,我又走进教室,发现墙壁又变得雪白。运用类比,和风细雨地进行批评,使学生反省后自动擦去了墙壁上了墨迹,同时也擦去了心灵上的墨迹。
三、以无声之“语”纠正学生的言行。
教师是崇嵩的典范,是学生的楷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威信极高。教师的眼神、表情、动作、素质、修养等无声语言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往往以自己的教师为榜样。而这个榜样具有完善性、鲜明性和感染力,便于学生直接模仿。所以教者可以通过无声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以矫正学生们的言行。
苏联教育家加里林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来的。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由此可见,教师的无声语言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学生起着极大的作用。
有一次课后,我来到教室,发现地上满是剪下来的碎纸屑。上课铃响了,我没有说什么,还是先上了课。课上,利用做作业的间隙,我弯下腰仔细捡起纸屑来。悄悄地,同学们也把小手伸向了地面,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战斗”。被老师捡去纸屑的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第二次语文课后,我又去捡纸屑。以后,我再去捡却再也捡不到了。原来同学们都养成了不乱扔纸屑的好习惯。教师的无声语言就像一面明镜,使学生们能够时时对照,能够随时发现并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批评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心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学生的灵魂净化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学工作总结润物细无声——谈批评的艺术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