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的批评就像是这知时的好雨,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滋润学生们的心灵,使学生们健康成长。反之,不好的批评方式有时像绵绵的梅雨让学生们厌烦,有时像滂沱的暴雨让学生们惶恐,所以说批评要讲究艺术性。(本文转载自免费范文网www.77cn.com.cn)
一、以春风“话语”滋润学生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热爱学生是精神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要想学生接受批评,就必须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们。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根植于爱”。教师要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所信任、所爱戴,使他们自觉地意识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体贴,从而主动接受批评。因此,“爱”是教师实施批评手段的基石,也是学生接受批评的基石。
我们班李斌同学家里穷,父母都不疼他。同学们嫌他学习差,嫌他脏,看不起他。久而久之,他就破罐破摔,不仅不学习,还故意捣乱。老师批评他,他头一低,两手向下垂,不吭声,过后,我行我素。谁也拿他没办法。我找到了病因,就像一个医生给他开药方:方一: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这小子尽管文化成绩差,但热爱劳动。我抓住这个优点,每当大扫除搞卫生时,我就大力表扬他,这使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还有用,并找回了失去很久的自尊心、自信心。方二:在生活上照顾他,关心他。有—天上午,我上语文课时,发现他趴在桌子上,没精打彩的。一问得知,早上没吃早饭,现在正饿得难受。唉,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着怎么能行。下课后,我就泡了一包芝麻糊给他吃(本来是给自己准备的)。李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安慰他:“吃吧,只要你能学好,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斌终于赶上了大家,还当上了体育委员。作为班主任,看着这个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为他高兴,同学们也为他高兴。
实践证明:只有具备慈母般的爱心,学生才能动心。缺乏爱的基础的批评方式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以和风细“语”洗涤学生的心灵
从中学学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看,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逆反性相交织。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在形成和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有意无意犯错误在所难免。批评教育时要娓娓而谈、循循善诱,要用“和风”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要用“细语”去化解学生的心结。
马克·吐温说过:“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辞而不吃东西。”是呀,谁又愿意去听批评之辞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学工作总结润物细无声——谈批评的艺术性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