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品牌建设。我市在产品原料选择、加工工艺、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使上市产品叫的响、信的过、卖的俏。不断培育品牌、营销品牌,依靠品牌效应加快自身发展。目前我市的水产品品牌有“外婆家”“晨莲牌”“允泰坊”“沔洲牌”等。
4、强化信息服务。我市在##电视台开辟《田野》栏目、电话热线168等媒体,每天定时公布各大城市水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为全市广大农户服务。
5、调整销售时间。变年底集中销售为年后均匀上市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水产品价位走低的困境。
(六)保护渔业资源 营造水产发展环境
1、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法治渔、以法兴渔”,开展学习《渔业法》、《湖北省渔业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政治理论,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渔业服务的思想。
2、严格执法管理。市渔政部门围绕管理目标,做到“四个结合”(即联合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水上检查与陆上检查相结合;江中检查与市场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晚上检查相结合),文明执法。一是实施汉江禁渔。在禁江期间,市渔政部门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先后组织3次统一检查,参加检查人员30人次,保证“三无”(江中无渔船、岸上无鱼网、市场上无江鱼)工作目标。二是处理渔业案件。市渔政部门共查处渔药案件26起、查处渔饲料案件8起、处理投诉案件28件,鱼苗送检12个、饲料送检120个。保护了渔业资源,维护了渔业生产者合法权益和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
三、2009年发展规划
2009年,我市将按省委省政府建设水产大市的要求,按照我市2009年的发展规划,加大名特水产品规模化养殖,积极创建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着力搞好我市无公害水产安全生产。规划200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0万吨,渔业产值达35亿元。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达28万吨,名特水产品产值32亿元。
1、加快名特水产基地建设。一是网箱养殖板块。以张沟先锋村、西流河白衣庵村为核心,大力发展黄鳝网箱养殖,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网箱160万口。规划产量4万吨,产值13.6亿元。二是稻田寄养小龙虾板块。2009年新增稻田养虾5万亩,发展稻田养虾20万亩,规划产量3.75万吨,产值4.5亿元。三是河蟹板块。以排湖渔场通海口镇为核心,全市发展河蟹养殖7.4万亩,发展稻蟹养殖8万亩,规划河蟹产量8400吨,产值3.3亿元。四是鱼回鱼板块。以胡场镇、五湖为核心。全市发展回鱼养殖3.5万亩,规划产量1.75万吨,产值1.75亿元。五是甲鱼套养板块。以杨林尾镇为核心,全市发展甲鱼套养10万亩。规划甲鱼产量7500吨,产值7.5亿元。
2、加大鱼池开挖和改造力度。今冬明春全市规划利用“三低田”(低湖、低产、低效)开挖精养渔塘10万亩。我市精养塘养殖面积43万亩,大多是90年代中期开挖。2009年,全市计划改造旧鱼池10万亩,新增生产能力1.2万吨。
3、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2009年我市在现有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基础上推广新的品种。将在全市推广南美白对虾、翘嘴红鲌及泥鳅等新品种,采取典型带动、宣传发动等形式加以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资料等形式推广名特水产品养殖新技术以及新品种的繁殖技术,如翘嘴红鲌、泥鳅等苗种繁育技术,使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在养殖户得到普及推广。
4、加强无公害养殖基地的建设。2008年我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两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西流河白依庵村及张沟镇先锋村已报批;郭河2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排湖渔场的莲藕河蟹标准化基地、杨林尾镇的甲鱼健康养殖基地也在建设之中。2008年将在全市每个镇办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每个水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出口备案基地;实施无公害水产品管理细则;每个服务中心配备一名内检员,进一步建设规范化的疫病防治站和鱼病防治医院,从而保证我市水产品的安全生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工作总结市水产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规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