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水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省、齐市水务工作会议和讷河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水务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水务经济、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水利投入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水利在发展市域经济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力推进我市水务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2008工作完成情况
一年来,我局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做好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水土流失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和灌区水田配套五大工程体系建设。以服务为宗旨,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三农”,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水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1、围绕水资源综合利用,夯实水源设施基础,切实做好抗旱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今年我市遭受了严重的伏旱连秋旱,为有效的缓解旱情,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全局上下集中精力,狠抓抗旱打井、节水灌溉和人饮解困工作。一是抓好组织领导。我局把抗旱自救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力加以推进。旱情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统一部署下,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建议会、现场推进会、抗旱自救会、干部座谈会,深入分析研究抗旱自救措施,为指导全市抗旱自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多渠道筹措抗旱资金。打新井、修病井,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3303眼,其中抗旱机电井31眼,抗旱小井2840眼,水田补水井432眼。投入资金2270.7万元(其中:国投654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0万元,自筹1566万元,各界捐款30.7万元),三是抓好重点作物抗旱。在抓好常规作物抗旱的同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重点抓好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的抗旱工作,重点抓好对提高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有拉动作用作物的抗旱工作,重点抓好全市水田、马铃薯和甜菜的抗旱工作,千方百计保证抗旱水源供应。
四是我局积极行动搞调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逐村、逐屯进行调查饮水情况,编制完成了《讷河市2007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五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07年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处,解除无水源村屯24个、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2万人、安装自来水工程24处,完成工程投资627万元,其中:国债283万元,地方自筹344万元。六是高质量完成新建通南马铃著种著基地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通过积极争取,省发展委和水利厅将全省今年仅有的四处国家级节水示范项目中的一处定在通南马铃著种著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国债100万元,地方自筹100万元。新打水源井10处,新购喷灌设备9套,其中:大型自走喷灌设备7台套,大型铝合金喷灌设备2台套,微灌及滴灌设备1套,配套动力设备10处,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项目在春播前全部完成,在抗旱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马铃薯种著在大旱之年获得空前的大丰收。这一节水项目带动和辐射了周边群众,使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有了新的认识,积极打井并购置小型喷灌设施,在抗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围绕防洪减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切实做好防洪除涝工作。本着“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战大灾”的指导思想,我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狠抓防洪除涝工作。一是落实预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4月下旬将《2007年防汛准备工作方案》、《调整防汛指挥部成员及岗位责任制》、《河道清障工作方案》、《防汛度汛工作预案》等一系列文件完成并下发到各乡镇,在制定抢险预案、人员落实、技术措施拟定、抢险物资供给等方面周密安排,保证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落实物资。为保证防汛、度汛工作顺利进行,在防汛物资储备方面,各乡镇在原有物资的基础上,按市防汛指挥部下达的任务指标进行了补充,共储备铁线7,040公斤,土篮5,530付,扁担5,530根,铁锹5,330把,木杆11,830根,编织袋32.75万条,救生衣120件,柳条18,120捆,在指定地点由专人保管专库存储。三是清除障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工作总结2008年水务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安排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