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
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
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
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
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
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
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德育工作总结2021年师风师德建设古诗文 名言范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