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注:① 画图时注意:
一“点”(描点)、 二“连”(连线)、三“标”(标数据)。
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6、 打电话:
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 _ 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用天平找次品规律:
1、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
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知识点如何归纳?
学习哪一章节之前,先看看这一章节的目录,对这一章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就是细致的学习各个知识点,要归纳知识点,必须对每个知识点理解透彻。第三步就是学习完成后进行总结,这时就可以看着目录回忆每一个小标题讲解了什么内容,将目录进行丰富,然后对照书本看自己是否有遗漏。最后就是存疑,总有不会的,问老师或者同学,可以列入自己的疑难点中。
当然如果是理科问题,比如数学物理,不完成一定的题量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归纳知识点的,所以要做题并思考,思考每一道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样也是题目做完了,知识点就归纳完了。
知识点是什么?
在教育实践中,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多用于口语化,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小学学习方法人教版 2022五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精品(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