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A. 四岁半 B. 五岁 C. 五岁半 D. 六岁 10
幼儿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事物数量很少,而且只是在他有限的()范围之内。 A. 知识经验 B. 生活经验 C. 游戏经验 D. 社会经验 11
()能力标志着他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儿童数概念的初步形成。 A. 口头数数 B. 算数 C. 计数
D. 给物说数 12
()岁以后,有不少幼儿能够从中间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这说明他们在数词之间逐渐地建立了较牢固的联系。 A. 33 B. 4 C. 5 D. 6 13
创造能力是以()为依托的。 A. 有意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再造想象 D. 无意想象 14
为了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我们要创设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 A. 生活环境 B. 家庭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心理环境 第七章单元测试 1
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过渡到()。 A. 对话言语 独白言语 B. 独白言语 说话言语 C. 对话言语 自言自语 D. 自言自语 独白言语 2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言语逐渐下降,儿童的言语表达趋于连贯性。
A. 对话言语 B. 情境性 C. 独白言语 D. 连贯性 3
造成儿童口吃的主要原因是()。 A. 家庭原因 B. 生理原因 C. 心理原因 D. 环境原因 4
在幼儿的发音中,()的率比较高。 A. 声母 B. 韵母 C. 元音 D. 辅音 5
早期阅读的材料应该是()。 A. 文字材料 B. 报纸材料 C. 图画材料 D. 图书材料 6
()是儿童学习早期阅读的关键期。 A. 3-9岁 B. 2-8岁 C. 3-8岁 D. 2-9岁
第八章单元测试 1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 A. 生理需要 B. 物质需要 C. 个人需要 D. 生存需要 2
情绪状态的种类有心境、()和应激。 A. 激动 B. 激情 C. 冲动 D. 热情 3
幼儿的情绪常常受到( )支配 A. 家庭环境
)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B. 幼儿园环境 C. 外界环境 D. 社会环境 4
( )以后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因此幼儿不再随意哭闹。 A. 3-4岁 B. 4-5岁 C. 5-6岁 D. 6-7岁 5
道德感是因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而引起情绪体验 A. 道德标准 B. 道德准则 C. 道德规范 D. 道德守则 6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 A. 他人行为 B. 自身行为 C. 错误行为 D. 个别行为 7
幼儿的“破坏行为”与()的发展密不可分。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情感 8
处于理智感发展阶段的幼儿,常常会有两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分别是()和()。 A. 好奇好问 探索行为 B. 破坏行为 好奇好问 C. 好奇好问 喜欢思考 D. 破坏行为 喜欢思考 第九章单元测试 1
4-5岁,儿童逐渐形成了按原有目的坚持活动的意志努力,坚持的时间大多在( A. 5~10分钟 B. 15~25分钟 C. 25~35分钟 D. 35~55分钟 2
以下哪个不是培养独立性的方法?( )。 A. 从小事做起
B.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 ) C. 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D. 注意力转移法 3
培养幼儿自制力的方法包括( )。 A. 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锻炼机会 B. 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方法 C. 运用强化原理
D. 处理缺乏自制力的行为 4
( )是幼儿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 A. 坚持性 B. 独立性 C. 自制力 D. 果断性 5
判断:自制力集中体现在延迟满足能力上。( ) A. 对 B. 错
第十章单元测试 1
气质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 A. 心理 B. 个性 C. 动力 D. 强度 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是人的()难以改变。 A. 气质 B. 性格 C. 情绪 D. 智力 3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A. 情绪 B. 智力 C. 态度 D. 行为 4
()岁左右是儿童性格的萌芽期。 A. 5 B. 6 C. 7 D. 3 5
父母的()体现了育儿的观念,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A. 教育方式 B. 经济基础 C. 文化水平 D. 社会地位 6
掌握()这个词,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 A. “我” B. 你 C. 他 D. 我们 7
()是儿童独立性发展的基础。 A. 气质 B. 自我意识 C. 性格 D. 能力 8
()左右,婴儿产生对自己动作的意识,能够把自己和自己产生的动作分开来。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9
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是: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 A. 独立 B. 主观 C. 积极 D. 依从 10
在对儿童评价的语言上要()。 A. 客观具体 B. 言简意赅 C. 贴上标签 D. 笼统宽泛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
()是亲子关系的早期表现,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 A. 合作 B. 游戏 C. 陪伴 D. 依恋 2
婴儿期要减少与孩子长时间的()。
A. 分离 B. 接触 C. 陪伴 D. 交往 3
()是亲子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A. 交往 B. 谈话 C. 活动 D. 批评 4
()的儿童是同伴群体的中心,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 A. 受欢迎 B. 不受欢迎 C. 一般
D. 被拒绝的 5
()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 A. 同伴关系 B. 亲子关系 C. 友谊关系 D. 师幼关系 6
《指南》在社会领域中要求:要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 A. 方法 B. 习惯
C. 基本规则和技能 D. 能力 7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世界平均水平。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差不多 8
()年我国通过了《新未成年人保护法》。 A. 2015 B. 2014 C. 2016 D. 2013 9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是说儿童的优良品质是在()奠定的。 A. 学校 B. 家庭
C. 幼儿园 D. 学前 10
我国一般规定:满()岁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 A. 3 B. 4 C. 2 D. 5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1
()是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具体体现。 A. 玩耍 B. 交往 C. 独立 D. 友好 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达到的。 A. 练习 B. 体验 C. 交流 D. 模仿 3
反社会行为主要指的是()行为。 A. 合作 B. 攻击性 C. 打架 D. 友好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幼小课堂智慧树童心世界答案2018知到童心世界答案章测试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