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策略
作者:潘晓曼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3期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将教育的内容、课程任务量、教学目标设置的过高,而这种一味获取成效的行为,也使得幼儿园阶段幼儿丢失了创新的思维,使本该在自身年龄段的行为受到限制,这也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倾向小学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现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策略
幼儿园教育倾向小学化,即为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的过高。同时,教学方法与小学教学无差异[1]。所以,应结合幼儿园实际教育情况,制定幼儿园教育倾向小学化的完善策略。 一、 幼儿园教育——趋于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现阶段,越来越多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向小学的标准转化,这对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来讲,无疑过早的接受了固定教学所致的思维束缚,使得儿童正常学习思维受到控制,现将幼儿园倾向小学化教育的标准进行分析。 1、教育目标的制定表现
部分幼儿园不能正视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的特点,为向家长更多的展示幼儿学习的内容多、难,将教育的目标设定的过高,这也导致较多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接触了识字(拼音)教学,进而在课余时间加大了幼儿的学习任务量和作业量,使得幼儿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2]。 2、课程的设置表现
较多的幼儿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主要的内容为:拼音和汉字、古诗、计算等。还有一些幼儿园开设了英语和珠心算的教学内容,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开设了舞蹈和绘画、游戏的教学活动。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较多的幼儿园还开设了课外培训活动,主要教育的内容可归纳为:思维绘画、书法、合唱、主持人等教学内容,这使幼儿也产生了一定的倦怠。 3、教学方法的表现
当前,幼儿园的教学多通过灌输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汉字教学的过程,首先,会出示字卡在教师的带领下,复述教师领读的内容;然后,按照具体的书写顺序和格式要求练习。这一教学法,与小学课堂无异,使得幼儿观察、动手操作的活动越来越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幼小课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策略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