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及奖学金评定条例
各项任务,学年度考核优秀记9分,良好记8分,合格记6分;未按规定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者,视情况扣3-5分。
(2)社会实践活动受学院、学校及以上表彰,每项记5分、8分、15分。
4、文化艺术社团活动:
(1)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社团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团、书画协会、文学社、摄影协会、记者协会、信息协会等),根据各协会(社)等提供的考核结果,各项优秀记5分,良好记3分,一般记1分;
(2)在各种文化艺术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学院、学校、省级、国家级表彰者,每项分别记3分、6分、10分、20分。
5、参加文化艺术竞赛活动,获学院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5分、4分、3分、1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8分、7分、6分、4分;获校级以上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8分。
6、其它实践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由省、市颁发的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会计、珠算、驾驶等),每项分别记8分、5分。
四、实施办法
(一)学校、学院、系(班)分别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评议)小组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学生处处长担任;
组员:学生处副处长,教务处、科技处、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直属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等。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生处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担任。
2、各学院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担任;
组员:分团委书记、学生辅导员、学院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等。
3、各系(班)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议小组:
组长: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
副组长:班长、团支书;
组员:班干部、5-8名学生代表。
(二)测评程序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9月20日期间完成。
2、学生在进行学年个人总结、鉴定基础上,按照《测评方案》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提交系(
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议小组评议。
3、系(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议小组在学生自评基础上对照《测评方案》和各种有效原始记载及证明材料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提交学院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进行评议。
4、各学院在每年9月15日前完成审查工作,并将审查结果报学校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综合测评及奖学金评定条例
5、毕业班学生最后一学期即在5月10日以前完成最后一年的自评,5月15日前完成班级评议,学院在5月20日前完成审查工作,校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在5月底以前完成审核工作。
6、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测评结果在审查前要向学生公布,允许学生在三天内提出质疑。
7、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对学院上报的审查结果审核批准后生效。
(三)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的处理与归档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等级奖学金及各类优秀学生评比的重要依据。
2、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记入《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登记表》,连同学生学年鉴定材料归入学生档案。
(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有关问题说明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所涉及的学业成绩以教务处及各学院审核的结果为准。
2、学生参加活动并获奖者,其得分为参加活动记分与获奖记分之和;思想道德素质等五个方面各项分均不得超过120分;各项扣分至本项为0分止。
3、各类考试考查课程(含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入,凡按五级分制评定的成绩,须换算为百分制。换算方法是:优秀记90分,良好记80分,中等记70分,及格记60分,不及格记50分(重修及格课程均以卷面成绩记入,不及格记50分)。
4、各类科学发明、科技创作获得不同层次奖励,只按最高项记分。
5、同一篇论文(或作品)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或多次获奖、或同一比赛有多个轮次,均只计算最高分或最后结果(论文或作品以发刊或获奖时间所在的学年度为计算时限)。
6、学生参加宜昌市有关单位组织的活动,参照校级活动记分。
7、测
评中定性类型项目的评定由系(班)评议小组负责,定量类型项目的评定以学院的记载为准。
8、各项测评结果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五、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学生处负责解释。原《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试行)》同时作废。
附:《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登记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试行)(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