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润磨机设备技术协议书
3、布置方式:传动装置在进料口的左侧。
4、润磨设备的基本性能参数:
(1)润磨机规格及型号:φ3500×6200mm
(2)润磨机产量:60-80t/h
(3)入口物料组成:铁精矿+粘接剂
(4)入口铁精矿粒度:-200目>50-60%
(5)堆比重:约2.2t/m3
(6)入料水分7-8%
(7)出料粒度:-200目提高10%以上
(8)运转时间:24h/d连续运转
(9)主电机:功率:1000KW 电压:10000V
(10)筒体工作转速:15.6r/min
(11)筒体慢动转速:0.07r/min
(12)单机作业率:≥91%
5、通用技术标准
润磨机设备制造的通用技术标准执行《重型机械标准》。设备制造的备料、焊接、铸造、切削加工、装配及防锈涂装等各工
序过程中分别执行下述标准。
(1)零件材质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过检验合格。
(2)产品检验应符合JB/T5000.1-1998《产品检验通用技术条件》
(3)切屑加工应符合JB/T5000.9-1998《切屑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4)焊接件应符合JB/T5000.3-1998《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5)火焰切割件应符合JB/T5000.2-1998《火焰切割件通用技术条件》
(6)铸钢件应符合JB/T5000.6-1998《铸钢件通用技术条件》
(7)铸钢件补焊应符合JB/T5000.7-1998《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条件》
(8)锻件应符合JB/T5000.8-1998《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9)装配应符合JB/T5000.10-1998《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10)配管应符合JB/T5000.11-1998《配管通用技术条件》
(11)涂装应符合JB/T5000.12-1998《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12)铸钢件无损探伤应符合JB/T5000.14-1998《铸钢件无损探伤通用技术条件》
(13)锻钢件无损探伤应符合JB/T5000.15-1998《锻钢件无损探伤通用技术条件》
(14)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结果分析应符合GB11345-89标准规定。
(15)液压系统应符合JB/T6996-9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6)防锈包装应符合GB4879-85的有关规定。
(17)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90的有关规定。
(18)包装应符合JB/T5000.13-1998《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19)润磨机制造质量应符合JB/T1406-93《球磨机和棒磨机》,JB/T53542-99《球磨机和棒磨机产品质量》
二、设备主要部件简介及制造要求
1、设备主要部件
(1)磨机筒体
磨机筒体采用两端法兰加筒体的结构型式,其内壁用螺栓固定有橡胶内衬。筒体两端各联结一中空轴,置于主轴承上。筒体磨料时产生的蒸汽由出料端设有的强排装置排出。
(2)主轴承
主轴承为采用专利技术的滚动轴承,该轴承为调心辊子轴承,该轴承承载能力大,摩擦阻力系数小。
(3)主传动装置
用于驱动润磨机筒体转动,其传动形式为:电动机-减速机-小齿轮-大齿轮-筒体。大齿轮与筒体的螺栓联接。
小齿轮为一体锻件。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润滑为喷射润滑,并有可拆卸的齿轮罩。
(4)慢传动系统
润磨机设有慢速传动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检修润磨机或更换衬板时以低速驱动润磨机筒体。
慢速传动电机为手动按钮操作,单方向运转,慢速传动控制系统与润磨机主电机有联锁控制条件,不允许同时工作,慢速传动控制方式有主机工作和主机检修两种,由电控箱上转换开关选择。
(5)皮带给料装置
本润磨机进料采用皮带给料机强制给料,皮带给料机采用可移动悬臂式结构,具有跑偏安全保护装置、事故报警反馈信号至PLC控制装置,并有互锁功能和给料均匀、调节给料速度及给料量的功能,要求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皮带耐磨性能好,不粘料。
(6)喷射润滑装置
大小齿轮的润滑为一套开式齿轮喷射润滑装置。
(7)电气控制系统与仪控系统
本磨机电控部分专门为φ3.5×6.2m润磨机而设计,该电控系统实现了高低压润滑、喷射润滑、慢速传动、皮带输料部分的集中控制; 电控柜中采用了PLC可编程控系统使其对机械设备操作方便,控制灵活; 电控柜门上的声光电控元件仪表显示了机械各部分的工作状态,,并能做出声光预警及故障自动停机,柜门上的操作按钮可以控制各部分机械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远、近程及手、自动由柜门上的选择开关自由选择。
仪控;对润滑系统的油压、油温、水温、水压和轴承温度等监测与控制,由PLC编程,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
所有室内盘、箱、柜均采用国际GB3181-82 Y02珍珠色。所有室外(包括厂房内机旁)盘、箱、柜均采用国标GB3181-82 B05海灰色。
2、制造要求
(1)总则
A、原村料、机电配套件的采购,按质量手册要求的程序进行。并出具合格证、炉批号、化学成份报告,证明齐全。
B、对重要零部件,有试棒化学成分报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试验报告、无损探伤报告、硬度报告、加工检查记录。
C、对要求较高的尺寸、形位等 公差用相应的机床加工以保
证加工精度。
D、在制造厂进行总体组装及空负荷试车、试压,空负荷试车连续运转时间不低于四小时。
(2)磨机筒体
A、筒体焊接采用焊条(丝)抗拉强度不低于42kgf/mm2,焊缝不过钉孔。
B、纵向焊缝相互错开60°,双面坡口焊接。
C、两端法兰的止口内定位端面的不平行度不大于0.35mm。
D、筒体椭圆度及弯曲度不得大于4mm。
E、除法兰铰孔外,其余各钉孔对其公称位置在任何方向偏移均不得大于1mm。
F、筒体所有焊缝进行超声波控伤检查。
G、筒体全部实行自动焊接,焊缝100%超声波探伤检查,检验等级B级、评定等级II级。
H、焊后作消除应力处理。
I、润磨机联接中空轴的两端止口在车床一次装卡完成加工,同轴度小于0.2mm。
J、中空轴粗加工后进行超声波探伤。
K、筒体工作长度:6200mm。
L、筒体内径:φ3500mm。
M、筒体材质不低于Q235A,法兰材质不低于ZG270-500,盲板,蓖板材质ZGMn13Cr2
(3)传动部分
A、大、小齿轮啮合侧隙△:1.4≤△≤2.18mm。
B、大小齿轮啮合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50%,齿高方向:≥40%,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
C、齿圈的径向跳动每米节径不超过0.25mm,齿圈的端面圆跳动每米节径不超过0.35m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润磨机设备技术协议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