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其基本要求如下: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请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其基本要求如下: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直观性原则(简述为什么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
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P228)
依据: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应加以说明):1.它给学生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 2.可以展示事物扫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 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多次考,论述结合实践分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毕竟是要靠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操作。教师包办轻则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影响他们独立思考和作业能力的发展,重则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
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的关键)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五、循序渐进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多次考):
“序”——1、学科的逻辑结构;2、学生认识的规律
的逻辑思维能力。
依据:①由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学科的逻辑系统)
②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依据:1.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
2.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
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七、可接受性原则
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依据:最近发展区(应以最近发展区为原则P238)
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标准:教学应当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性原则(多次考、论述如何处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各有特点,在智力才能方面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
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的基础)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的得到充分的
发展
教师的劳动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中
第五节 教学方法
一、
教学方法的概述
1.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主要特点——始终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方的活动。
3.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依据(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使教学过程优化,发挥出它的最佳整体功能)
其主要依据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 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 4.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
心理、认知等 5.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6.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
然环境、物质设备等 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8.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等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中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长早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九种):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
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要求:1、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
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要善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
要求: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加强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要求:1、提高联系的自觉性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特点: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要求:1、作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3、讲究演示的方法
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要求: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实验小结
要求:1、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2、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3、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要求: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教育学》期末考试必考题(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