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语言文字应用》 创刊以十年来, 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有了很大发展。
首先是确定应用语言学不只是跟理论语言学相对的语言学理论的运用, 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具有理论。
第一阶段是外围的理论性的论辩。 提出了这样一些理由: 一、 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解决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问题的实践。真正解决了这方面的新的问题, 都会有一定的自己的新的理论。 即使应用了某些原有的理论来解决好新的问题, 也会发展原有的理论。 二、 事实上本体语言学也没有为应用语言学准备好足够的可以应用的理论, 有许多应用语言学的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在解决有关问题的实践中自己创建或者完善的。 三、 如果应用本身没有理论, 一般说理论应用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而现在理论应用的结果往往很不同, 说明应用本身是有一定理论的。 四、 按照实践(应用) -理论-实践(应用) 的层次递进的理论, 上位的理论应该包含下位的实践(应用), 上位的实践(应用) 应该包含下位的理论。 凡是理论性强的实践(应用) 是高层次的实践(应用), 实践性强的理论是高层次的理论。五、应用语言学同本体语言学一样从语言学之外吸取了许多理论。
第二阶段是梳理了应用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例如层次理论、 动态理论、 中介理论、 人文性理论、 潜显理论。确定了 应用语言学具有理论, 带来了 语言学的一种新分类。 原先的一种分类是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认为前者有理论和谈理论, 后者没有理论只是前者理论的应用。 这种分类里没有本体语言学。 新的分类是一、 本体语言学。 二、 应用语言学。 两者都有理论, 原有的普通语言学常常指本体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三、 语言学理论, 也有人称为语言哲学, 是本体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融合和提升。 确定了应用语言学具有理论, 还带来了某些分支学科归属的进一步调整。 例如, 不少人也把社会语言学归到应用语言学。
二
交际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里居于总纲地位的理论。 它也是本体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我们的本体语言学在交际方面进一步考研究, 本身会有很大发展, 也会进一步发展、 丰富交际理论。 交际理论, 是本体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高层次结合的纽带, 是本体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相互促进的纽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这是从语言的本质的功能方面给语言下的定义。 这种交际包括思维和认知, 这种交际是含有文化的交际。世界万物要交换能量而存在、 变化、 发展。 宇宙万物在相互吸引、 排斥、 中和中动态平衡。 人要在社会中协调。 语言因为人们的交际而出现而存在而发展。 语言存在于交际之中,交际之外无语言。 交际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和目的。 语言生活的健康、 丰富、 活泼是语言工作、 语言研究、 语言教学的目的和检验的标准。 在交际面前, 任何语言学流派, 任何语言学家, 顺者昌逆者衰, 概莫能外。 我们为语言交际而研究语言。 语言现象多种多样, 我们要研究的是现象跟条件的关系, 现象一定条件一定。 抽象不能涵盖我们所有的研究。 交际是决定语言现象的根本的条件。
语言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不同情况下跟不同人现实的既趋同又趋新把握好度的不断磨合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测试应该逐渐在一定的现实的交际的情况下进行。 语言交际是多层次交叉的, 所以要在多样、 鲜活的语言交际中实践语言交际能力。活还有时代性。 语言学习还要有一定的量和质。 一定的量, 可以内化, 可以生巧。 一定的质, 可以提高层次。
交际到位的程度――交际值或者交际度是衡量规范的唯一标准。交际值里含有文和质两个部分, 我们的交际应该文质彬彬。 美, 包含在交际值里。 没有游离于交际之外的语言的美。超规范、 反规范、 突破规范的说法可能是把规范同规则或者某些本本上的规定混淆起来了。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交际, 绝没有妨碍交际的所谓规范。 同样, 认识跟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也是为了更好地交际, 绝不能妨碍交际, 也绝没有妨碍现时交际的现时的所谓的跟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积极的文化。 规范同稳定没有必定的关系。 规范或者不规范也不看过去有或者没有这种说法, 而是外部看现在是否需要这样说和内部看汉语的大系统里是否允许这样的说法出现。
语言素质也是有层次的。 一个人的语言素质结构还可能滑坡。 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语言知识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研究能力之外, 还有一个更要的更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发挥语言能力的能力, 或者说语言创新能力。 语言能力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和提高,现有的语言交际实际上都是打了折扣的不怎么到位的交际, 而且是很难发展的交际。 一个人语言表现出来的灵气, 主要在他语言创新方面。
还有, 说话并不是要求都是大白话。 交际当中除了意思到了之外还要求有适当的色彩、情调等。 我国在语言学方面有一个新颖色彩理论, 外国有别的叫法。 意思是说, 老是说老一套话, 好懂是好懂了, 可是人家还是不喜欢, 而且更不好记。 人家喜欢适当来点新鲜的。 要有不同的色彩, 是人的天性, 所以世界才五彩纷呈。 你适当来点新鲜的, 人家稍微一动脑筋,明白了, 比听老一套记得牢。 过于深奥了, 人家动了脑筋还是不明白, 就不想动脑筋了, 于是乎不明白, 交际的目的没有达到。 所以这个新颍要适度。 这个适度的度是不怎么好掌握的,是要在实践中逐渐调整的。 我们希望的是逐渐适度, 而不是不要新颖。
实际上, 乔姆斯基的语法装置说, 就认为人天生具有语言创造能力。 不过, 他的语法装置说, 没有明确说语言的词汇等方面也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更赞同《马氏文通》 的提法。
许国璋在《中国语文》 1 9 9 1 第3 期上的文章《〈马氏文通〉 及其语言哲学》 , 说《马氏文通》 后序首段: 世界上一切人种, 不论肤色, 天皆赋于心之能意, 意之能达之理。 这一点“叫人想到今人所说语言是‘生来俱有’ 的学说” 。 这些论说, “今天的学者耳熟能详。 然则马氏在一百年前得现代语言理论风气之先, 是中国语言学的骄傲。 ” 劳动创造语言说, 是指人类初期。 我们说的是现代人。 我们后天的一个任务是唤醒。 唤醒, 主动权在睡着的人的手里。 唤醒者不能己之昏昏, 要高层次, 要有耐心, 有技巧。 唤醒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唤醒之后还会睡着。 人基本上具有他以前的全息, 唤醒得不得法, 会唤醒低层次的信息, 而阻碍他高层次信息的被唤醒。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用文档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