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TransCAD技巧图解教程(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ranscad中有两大类方法实现分布预测 增长率法和引力模型法

(1)增长率法,增长率按系数放大,未来规划年土地形态剧烈变动时预测误差比较大,软件中有统一增长率法,单约束增长系数模型,双约束增长率法fratar方法。

(2)引力模型法,很多人都翻译成重力模型,感觉翻译成汉语的引力,事实行为更容易理解。每个TAZ的PA量相互吸引犹如万有引力一样,如图(1)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美国大区域交通图.jpg:

PA好像一个小星球一样 相互直接吸引,很形象。Q(ab)=K[PA]/R(ab)^2 这是单纯意义上的引力公式,R(ab)为阻抗,缺少约束造成预测分布量和PA不一致问题。后来发展成带约束的引力模型。transcad中的引力模型主要有单约束 双约束 还有K因子模型。公式1/R(ab)^2 系数是阻抗平方反比倒数形式 称阻抗函数,f[R(ab)]=1/R(ab)^2 换一种 写法 f(x)=1/x^2 x=R(ab),对于双约束引力模型公式就变化成,Q(ab)=a*A*b*B*f(x) ab是产生量 和吸引量的约束因子。目前被开发出来的阻抗函数主要有

指数函数型 f(x)=exp^(-cx)

幂函数型 f(x)=x^-b

符合型 f(x)=a*x^-b*exp^(-cx)

指数倒数形式 f(x)=1/(a+dx^-b)

其函数图形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指数型.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幂函数型.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复合型-b.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复合型-c.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半钟型.jpg:

软件中只有前三种函数 最后一种函数没有采纳,我个人觉得最后一种函数不好! 阻抗函数 阻抗很宽泛,假设只考虑距离阻抗,那么阻抗函数中自变量x(距离),x距离越近 阻抗函数值应该大,x越大阻抗函数值应该越小。从图中看出指数倒数型阻抗函数不符合这种分布,这种函数比较适合市中心不明显,距离较远和较近TAZ分布量变化不大的情况。简单探讨一下阻抗函数选择问题,我觉得应该首先选择复合型阻抗函数,能够应付很多情况,a可以修正初始值 对TAZ距离很近 造成的分布量过大有很好的调控能力,另外b,c很灵活能很好的调控 相距较远TAZ小区不至于分布量为0,对各类城市都很适合,比如兰州 大连偏带状型城市,以及南京多新街口 湖南路 夫子庙等多中心组团的城市,不过复合型参数标定比较麻烦。指数幂函数型比较适合城市中心很明显。参数标定很方便。

对transcad中交通平衡的理解

出行分类一般划分成四类HBW (基于家庭的工作出行),HBNW(基于家庭的非工作出行) HBO(基于家庭其他目的出行) ,NHB(非由家出行)。对于NHB(非由家出行),PA矩阵基本上就等同OD(数量上相等)。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端点是家庭的出行。按照PA的定义,只要是由家出行,那么家庭端点就是产生点,所以一个交通小区所有由家出行的家庭端点总数就是它的产生量。很多人都产生一个疑问。如果现在假设一个小区全部为居住用地,那么,这个小区就只有产生量,而无吸引量了,那么在做交通分布的时候其他小区到这个小区的分布量都为零了(用重力模型)。

与事实不符的。对于PA中基于家庭的出行概念,我很赞同oaka 网友计数精度解释,即把回程的出行计入到出行产生中,因为出行产生用交叉分类方法精确程度高,(transcad理论体系中交通产生多用交叉分类方法,交通吸引多用回归预测)。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假定一个人从A区(家庭所在地)到B区上班,早上上班,晚上下班回家休息,不再出门,那么一天中个体总共有两次出行行为,两对OD。其产生的渊源都源于家庭端点,出门工作和回家都是由家庭端引起的。交通吸引渊源在于工作地点。用PA计数方法,A区(家庭所在地)只有产生量就是 1+1=2,B区(工作区域)只有吸引量1+1=2。为什么要用这种计数方法,而不是直接采用OD的计数方法呢?前面所讲土地利用形态问题,OD对(起讫点)难以和土地等用地形态建立回归等预测模型,规划年土地形态变化,依赖土地形态预测结果比较精确。PA预测的是未来规划年,假设是2050年小区土地形态变迁,引起的产生,吸引变化情况。前例子中A区的产生量A为2,B区的吸引量为2,问题是其他交通小区TAZ 到A区的分布量问题,由于A区域只有产生量,没有吸引量,其他交通小区到A区的分布量为零,不符合实际情况,transcad中用交通平衡方法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A区域 P=2 A=0 平衡后 A区的 PA=(2+0)/2 ,(也有其他权重方法)这样把计入交通产生的回程 交通量 很好的分离出来。便于后面的交通分布分析。

5.TransCAD分层导入路网

假如你的道路网有2000段道路,你需要对每条道路赋予相应的属性,比如录入通行能力,录入速度,那这么多路段怎么一个个输入呢,怎么办?

首先,在AutoCAD里分层建立起路网,可以分为快速路层、主干道层、次干道层和支路层,共四个层,每层对应相应的路网,存为DBF文件。

然后,在TransCAD里导入路网DBF文件,打开导入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同时选择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个层,然后选择导入即可。

最后,在路网dataview表格里面可以看到一个layer属性,其值分别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因此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属性分类的道路网输入其通行能力,等等。

6.TransCAD之手动添加/删除质心连杆

1、在路网层上,点击Tools→map editing→toolbox,出现地图编辑工具栏:

此工具栏的使用说明如下:

注:此工具箱的使用可参考TransCAD说明书《Person guide》的第24章《创建和编辑地理文件》,文本第578页,PDF文件第10页,同时此工具箱分为点编辑、线编辑工具两种。

2、通过“添加”按钮可以添加新的连杆。起点最好能够定位到圆心处(这样TC会自动连接到其最近的点),如果偏离质心太远,会连接不到质心;终点也最好能够定位到连接点处(TC也能够自动与其最近的点相连)。这里的定位,手动定位,用肉眼观察觉得很靠近了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添加新的连杆。

通过“删除”按钮可以删除觉得不合理的质心连杆。

3、连杆的数量可以再Tools→map editing→connet...里面设置,如下:

Maximum connections即为最多连杆数量。

7.TransCAD通行能力取值

很多是 快速路1000-1200 主干道900 次干道600 支路400-300(一个车道)即使乘了车道、交叉口折减系数 觉得还是偏大,一般灯控交叉口 右转600 直行500 左转300 考虑到渠化的话取的路段通行能力大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TransCAD技巧图解教程(3)在线全文阅读。

TransCAD技巧图解教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ongwuyuan/12495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