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负荷大小可任意选择。(维氏显微硬度)唯一缺点是硬度值需通过测量对角线后才能计算(或查表)出来,因此生产效率没有洛氏硬度高。8.今有如下零件和材料需要测定硬度,试说明选择何种硬度实验方法为宜。(1)渗碳层的硬度分布---- HK或-

显微HV(2)淬火钢-----HRC(3)灰铸铁-----HB(4)鉴别钢中的隐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显微HV或者HK(5)仪表小黄铜齿轮-----HV(6)龙门刨床导轨-----HS(肖氏硬度)或HL(里氏硬度)(7)渗氮层-----HV(8)高速钢刀具-----HRC(9)退火态低碳钢-----HB(10)硬质合金----- HRA

第三章 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1)AK——材料的冲击吸收功 AKV (CVN) 和AKU——V型缺口和U型缺口试样测得的冲击吸收功(4)FTE——以低阶能和高阶能平均值对应的温度定义的韧脆转变温度(5)FTP——高阶能对应的温度三、J积分的主要优点是什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测定低中强度材料的断裂韧性要比一般的KIC测定方法其试样尺寸要小很多? 答案:J积分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用来测定低中强度材料的KIC。 对平面应变的断裂韧性KIC,测定时要求裂纹一开始起裂,立即达到全而失稳扩展,并要求沿裂纹全长,除试样两侗表面极小地带外,全部达到平面应变状态。而JIC的测定,不一定要求试样完全满足平面应变条件,试验时,只在裂纹前沿中间地段首先起裂,然后有较长的亚临界稳定扩展的过程,这样只需很小的试验厚度,即只在中心起裂的部分满足平面应变要求,而韧带尺寸范围可以大而积的屈服,甚至全面屈服。因此.作为试样的起裂点.仍然是平面应变的断裂韧度,这时JIC的是材料的性质。当试样裂纹继续扩展时,进入平面应力的稳定扩展阶段,此时的J不再单独是材料的性质,还与试样尺寸有关。什么是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tk?产生低温脆性的原因是什么?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有和差异?为什么?答: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会由韧性状态转变未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t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低温脆性的原因: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增加,而解理断裂强度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结果。如图所示:当温度高于韧脆转变温度时,断裂强度大于屈服强度,材料先屈服再断裂(表现为塑韧性);当温度低于韧脆转变温度时,断裂强度小于屈服强度,材料无屈服直接断裂(表现为脆性)。

心立方和面心立方金属低温脆性的差异:体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比面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显著。原因:这是因为派拉力对其屈服强度的影响占有很大比重,而派拉力是短程力,对温度很敏感,温度降低时,派拉力大幅增加,则其强度急剧增加而变脆。6.拉伸 冲击弯曲 缺口试样拉伸

第四章 金属的断裂韧度

二、疲劳断口有什么特点? 答案:有疲劳源。在形成疲劳裂纹之后,裂纹慢速扩展,形成贝壳状或海滩状条纹。这种条纹开始

KI KIC时比较密集,以后间距逐渐增大。由于载荷的间断或载荷大小的改变,裂纹经过多次张开闭合并由于裂纹表面的相互摩擦,形

成一条条光亮的弧线,叫做疲劳裂纹前沿线,这个区域通常称为疲劳裂纹扩展区,而最后断裂区则和静载下带尖锐缺口试样的断口相似。对于塑性材料,断口为纤维状,对于脆性材料,则为结晶状断口。总之,一个典型的疲劳断口总是由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终断裂区三部份构成。三、什么是疲劳裂纹门槛值,哪些因素影响其值的大小?答案:把裂纹扩展的每一微小过程看成是裂纹体小区域的断裂过程,则设想应力强度因子幅度△K=Kmax-Kmin是疲劳裂纹扩展的控制因子,当△K小于某临界值△Kth时,疲劳裂纹不扩展,所以△Kth叫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 应力比、显微组织、环境及试样的尺寸等因素对△Kth的影响很大。 KI称为I型裂纹的应力场强度因子,它是衡量裂纹顶端应力场强烈程度的函数,决定于应力水平、裂纹尺寸和形状。塑性区尺寸较裂纹尺寸a及静截面尺寸为小时(小一个数量级以上),即在所谓的小范围屈服裂纹的应力场强度因子与其断裂韧度相比较,若裂纹要失稳扩展脆断,则应有:这就是断裂K判据。应力强度因子K1是描写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弱程度的复合力学参量,可将它看作推动裂纹扩展的动力。对于受载的裂纹体,当K1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裂纹尖端足够大的范围内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断裂强度,裂纹便失稳扩展而导致断裂。这一临界值便称为断裂韧度Kc或K1c。意义:KC平面应力断裂韧度(薄板受力状态)KIC平面应变断裂韧度(厚板受力状态)16.有一大型板件,材料的σ0.2=1200MPa,KIc=115MPa*m1/2,探伤发现有20mm长的横向穿透裂纹,若在平均轴向拉应力900MPa下工作,试计算KI及塑性区宽度R0,并判断该件是否安全? 解:由题意知穿透裂纹受到的应力为ζ=900MPa根据σ/σ0.2的值,确定裂纹断裂韧度KIC是否休要修正 因为

σ/σ0.2=900/1200=0.75>0.7,所以裂纹断裂韧度KIC需要修正对于无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纹,修正后的KI为:

K

0 . ( = / 177

(MPa*m1/2) I as)2 9000.01 2 168.13 0.177(0.75)

KI 塑性区宽度为: R 0 比较K1与KIc:因为K1=168.13(MPa*m1/2)KIc=115 22 s 1

(MPa*m1/2)所以:K1>KIc ,裂纹会失稳扩展 , 所以该件不安全。17.有一轴件平行轴向工作应力150MPa,使用中发现横向疲劳脆性正断,断口分析表明有25mm深度的表面半椭圆疲劳区,根据裂纹a/c可以确定φ=1,测试材料的

σ0.2=720MPa ,试估算材料的断裂韧度KIC为多少?解: 因为σ/σ0.2=150/720=0.208<0.7,所以裂纹断裂韧度KIC不需2要修正对于无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纹,修正后的KI为:KIC=Yσcac1/2对于表面半椭圆裂纹,Y=1.1/θ=1.1 所以,KIC=Yσcac1/2=1.1

第五章 材料的疲劳 150 25 10 3=46.229(MPa*m1/2)

三、如何判断某一零件的破坏是由应力腐蚀引起的?答案:应力腐蚀引起的破坏,常有以下特点: 1、造成应力腐蚀破坏的是静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而且一舶是拉伸应力。 2、应力腐蚀造成的破坏,是腕性断裂,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3、只有在特定的合金成分与特定的介质相组合时才会造成应力腐蚀。4、应力腐蚀的裂纹扩展速率一般在10-9一10-6m/s,有点象疲劳,

是渐进缓慢的,这种亚临界的扩展状况一直达到某一临界尺寸,使剩余下的断面不能承受外载时,就突然发生断裂。5、应力腐蚀的裂纹多起源于表面蚀坑处,而裂纹的传播途径常垂直于拉力轴。 6、应力腐蚀破坏的断口,其颜色灰暗,表面常有腐蚀产物,而疲劳断口的表面,如果是新鲜断口常常较光滑,有光泽。 7、应力腐蚀的主裂纹扩展时常有分枝。但不要形成绝对化的概念,应力腐蚀裂纹并不总是分技的。8、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可以是穿晶断裂,也可以是晶间断裂。如果是穿晶断裂,其断口是解理或准解理的,其裂纹有似人字形或羽毛状的标记。四、如何识别氢脆与应力腐蚀? 答案:氢脆和应力腐蚀相比,其特点表现在: 1、实验室中识别氢脆与应力腐蚀的一种办法是,当施加一小的阳极电流,如使开裂加速,则为应力腐蚀;而当施加一小的阴极电流,使开裂加速者则为氢脆。 2、在强度较低的材料中,或者虽为高强度材料但受力不大,存在的残余拉应力也较小这时其断裂源都不在表面,而是在表面以下的某一深度,此处三向拉应力最大,氢浓集在这里造成断裂。 3、断裂的主裂纹没有分枝的悄况.这和应力腐蚀的裂纹是截然不同的。4、氦脆断口上一般没有腐蚀产物或者其量极微。5、大多数的氢脆断裂(氢化物的氢脆除外),都表现出对温度和形变速率有强烈的依赖关系。氢脆只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出现,出现氢脆的温度区间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形变速率。疲劳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缺口敏感性用疲劳缺口敏感度qf来评定 qf=(Kf-1)/(kt-1) Kt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f为疲劳缺口系数。kf为光滑试样与缺口试样疲劳极限之比kf =ζ-1/ζ-1N过载损伤界;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用过载损伤界表示。疲劳门槛值:△Kth是疲劳裂纹不扩展的△ K(应力强度因子范围临界值,称为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表示材料阻止疲劳裂纹开始扩展的性能。9.试述疲劳微观断口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微观形貌有疲劳条带。滑移系多的面心立方金属,其疲劳条带明显滑移系少或组织复杂的金属,其疲劳条带短窄而紊乱。疲劳裂纹扩展的塑性钝化模型(Laird模型):图中(a),在交变应力为零时裂纹闭合。图(b),裂纹张开,在裂纹尖端沿最大切应力方向产生滑移。图(c),裂纹张开至最大,塑性变形区扩大,裂纹尖端张开呈半圆形,裂纹停止扩展。由于塑性变形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减小,裂纹停止扩展的过程称为“塑性钝化”。图(d),当应力变为压缩应力时,滑移方向也改变了,裂纹尖端被压弯成“耳状”切口。图(e),到压缩应力为最大值时,裂纹完全闭合,裂纹尖端又由钝便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ongwuyuan/12494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