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0)(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三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第一、二、三、五、六节”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四、五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五章第一、二、三、五节;第六章第一至五节”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六、七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七章第一至六节;第八章第一至四节”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0)

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八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九章”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九章、第十章第一、二节”;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十一章”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章第三、四节”;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二章”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0)

观。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三章”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一、十二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四章”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0)(3)在线全文阅读。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0)(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ongwuyuan/12466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