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劳动者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考点考情 考题统计 2017·卷ⅠT38;2014·卷ⅠT14;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5年6考) 2014·卷ⅡT15;2013·卷ⅠT38(2);2013·卷ⅡT13;2013·卷ⅠT13 劳动与就业(5年1考) 2017·卷ⅢT14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全国卷5年0考)
1.(2017·全国卷Ⅲ·T14)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劳动与就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设问“这一举措的依据是”。材料中对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脱贫,既说明了党和政府重视劳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共同富裕原则,所以③④正确;①表述错误,应该表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材料中未体现我国的分配制度,②不符合题意。
2.(2014·全国卷Ⅰ·T14)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专门生产了近万台定制彩电。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配送、安装,整个过程仅耗时一个月,比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含产供销)少用半年多的时间。与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相比,这种定制生产模式能够 ( ) ①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②以需定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 ③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 -
【解析】选C。材料中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定制生产模式,比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少用半年多的时间,由此可见,这种生产模式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企业库存,②符合题意;该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根据消费者的特殊需要专门生产,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的规模优势,也没有涉及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①④与材料不符。 【加固训练】
(2014·全国卷Ⅱ·T15)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④-③ D.④-③-①
( )
【解析】选B。信息产业向下可以带动保险业,但信息产业不能带动钢铁业,A项不选;汽车产业向上可以带动钢铁产业的发展,向下可以带动保险业,B项正确;保险业向上向下都不能带动汽车产业,向下不能带动钢铁产业,故C、D不能构成产业链上下协同发展关系。
3.(2013·全国卷Ⅱ·T13)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巨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解析】选D。网络公司属于企业,因此其活动必然与其经济利益相关。B、C两项构不成原因,不能入选;D项正确说明了其原因,属于正确答案;因利润具有不确定性,A项不能入选。 【状元解题妙招】企业经营类试题解题技巧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此类试题一般以新颖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企业经营举措、目的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企业经营的分类、经营目的、举措等。(2)企业经营举措要注意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
- 2 -
( )
【加固训练】
(2013·全国卷Ⅰ·T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 )
【解析】选A。首先,1美元兑换人民币数量下降,说明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出口,因此可以排除C、D;其次,利润变化的计算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利润变化情况:(6.27×24-144)-(6.32×24-144);第二步,计算利润率变化情况:[(6.27×24-144)-(6.32×24-144)]÷144×100%。 4.(2017·全国卷Ⅰ·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 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 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品质量、品牌意识、产品的性价比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企业所获得的启示。第一小问需要依据材料信息,指出我国消费品所存在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我国作为消费品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所反映出的问题,企业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产品质量,品牌意识,降低成本等。
答案: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备选真题】
1.(2017·北京文综·T34)“马太效应”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需求方的因素导致企业“马太效应”式分化的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真题体验亮剑高考125企业与劳动者新人教版必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