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至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选自《吕氏春秋》)
(1)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译文: (2)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译文: 答案:(1)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赏赐我廪丘(这块地方),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2)国君在品行上也难以与他相比,三王的辅臣也不比他显耀,(因为孔子)取舍不随便啊!
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这块地方作为供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来对弟子说:“我听说品德高尚的人应当立功后才受赏。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赏赐我廪丘(这块地方),他也太不了解我了。”(孔子)让弟子赶快驾车,辞别后离开了(齐国)。孔子出身平民,官做到了鲁国司寇,国君在品行上也难以与他相比,三王的辅臣也不比他显耀,(因为孔子)取舍不随便啊!
五、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注】 ①权:孙权。②昭:张昭。
译文: 解析:这是一个缘事说理的语段,翻译时,要把握语段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人物对事件的态度。在把握语段大意的前提下,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答案:孙权每次打猎,常常乘坐战马射杀老虎,老虎曾经冲上前来攀住马鞍。张昭变了脸色上前说:“将军这样做妥当吗?作为一个君主,就是说能够统率英雄豪杰,统领各位贤才,难道是所谓在野外追逐野兽,同凶猛的野兽较量勇武吗?如果一旦发生灾患,不怕遭到天下人取笑吗?”孙权向张昭表示歉意说:“我年纪轻,做事不能深谋远虑,因此愧对先生。”但(孙权)还是不能就此罢休,张昭虽然直言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
[题组二 综合练]
六、(2018·苏北三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唐]元稹
公讳倰,字德长。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人与之坐。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又一里亦如之。凡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
累迁转运判官。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
①
①
②
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此其所多也。
(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
【注】 ①醯(xī):醋。②支梧:抗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 .B.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 .C.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 .D.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 .解析:选B。听:治理。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人的字与名是有联系的。崔公名倰(意思为不做事),字德长,字与名含义相反。
B.摄理:临时代任某种职务。此处“摄”与“摄政王”的“摄”意思大体相同。 C.疏:文中指古代的一类文书,是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D.胥吏:“胥”和“吏”都是指代官府的各类办事人员和差役,遂后世将二者并称。 解析:选C。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疏,“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错误,不包括“上司”。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译文: (2)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译文: 答案:(1)应交纳赋税的民户相差很大,无法让他们公平分担,因此拖欠的赋税连年累积,百姓被鞭刑追偿。
(2)崔公就选了一名大官,揭发了他贪赃的罪行,对其余违法的小官立案查处,所到之处官员都很惊恐。
4.对于负气势者的“扬言”,元稹为什么“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请简要说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