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小高考生物冲刺资料1(必修1提纲)(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五、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 如:补充人工光照、多季种植(轮作) 增加光照面积 如:合理密植、套种(间作)

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

增强光合作用效率 适当提高CO2浓度:施农家肥

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第三节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分

10

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三个阶段

① C6H12O6 酶 2丙酮酸 + [H](少)+ 能量(少) 细胞质基质

② 丙酮酸 + H2O 酶 CO2 + [H] + 能量(少) 线粒体

③ [H] + O2 酶 H2O + 能量(大量) 线粒体

(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3、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4、意义: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二个阶段

①: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细胞质基质 ② 丙酮酸 酶 C2H5OH(酒精)+CO2 细胞质基质

(高等植物、酵母菌等)

丙酮酸 酶 C3H6O3(乳酸)

(动物和人) 3、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能量

4、意义:

?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

?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

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四、应用:

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

11

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裕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

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

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绿色。 2、实验设计——例1:

实验设计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3)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3、实验结果的分析:

(1)检测CO2的产生:观察石灰水浑浊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情况。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酵母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2)检测酒精的产生:将两组实验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各取2mL,置于2只干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轻轻振荡混允,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得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

第五章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12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间期长,分裂期短;

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有丝分裂的过程: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

(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分别向

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 ?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 前期: 同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点 末期: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由细胞板形成的细胞壁把亲代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13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6、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江苏省小高考生物冲刺资料1(必修1提纲)(4)在线全文阅读。

江苏省小高考生物冲刺资料1(必修1提纲)(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7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