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理解参考系,位移等概念 1.(2012·宝鸡模拟)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解析】 在O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32+42 km=5 km,方向
3
为东偏北θ,满足sin θ=,即θ=37°,A错,C对;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B错;若湖岸上
5
的观察员运行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其而言是静止的,D错.
【答案】 C
●“匀速运动”模型应用 2.(2012·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图1-1-9是一种应用传感器监测轨道车运行的实验装置.在轨道某处设置监测点,当车头到达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信号发生器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由记录仪记录.
图1-1-9
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1-1-10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
图1-1-10
A.0.20 cm/s B.2.0 cm/s C.22 cm/s D.220 cm/s
s
【解析】 由题图可知,轨道车通过监测点用时1 s,由v=知,v=22 cm/s,C项正
t
确.
【答案】 C
●平均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3.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9.26 m/s 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约是9.2 m/s 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0.92 m/s D.无法估算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
位移
【解析】 平均速度=,可算得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选项
时间
A正确.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等于7 s末到7.1 s末的平均速度,约为9.2 m/s,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加速度大小求解 4.(2011·安徽高考)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2Δx?t1-t2?Δx?t1-t2?A. B. t1t2?t1+t2?t1t2?t1+t2?
2Δx?t1+t2?Δx?t1+t2?C. D. t1t2?t1-t2?t1t2?t1-t2?
【解析】 方法一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平均
Δxt1速度为v1=,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平均速度
t12
t1+t2Δxt2为v2=,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v1变化到v2的时间为Δt=,所以物体运动t222
v2-v12Δx?t1-t2?
的加速度为a==,A对.
Δtt1t2?t1+t2?
方法二 令物体的初速度为v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
2Δx?t1-t2?112
Δx=v0t1+at2及Δx=(v+at)t+at两式联立消去v可得a=. 0120
2122t1t2?t1+t2?
【答案】 A
●结合图象考查平均速度、加速度 5.(2010·广东高考)如图1-1-11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图1-1-11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内的加速度
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 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4 s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D错.0~2 s内的位移
0+21
s=×2×1 m+2×1 m=3 m,故B对.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0~1 s内的平均速度v= 22m/s=1 m/s,故A错.0~1 s内的加速度a1=2 m/s2;2~4 s内的加速度大小a2=1 m/s2,故C项正确.
【答案】 B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课堂新坐标》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一章(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