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脂质

11.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

有氧呼吸(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无氧呼吸

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酶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第 7 页 共 12 页

生CO2和H20,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过程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24[H]+O2→12H2O+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

第二阶段:丙酮酸→酒精+CO2(大部分高等植物)

或:丙酮酸→乳酸(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高等动物和人) 总反

应式 C6H12O6+6O2+6H2O酶→ 6CO2+12H2O+能量

意义 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相关

计算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CO2量比:有氧:无氧=3:1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消耗葡萄糖的比为:有氧:无氧=1:3

1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类型: 自养型: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

①同化作用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

能否无机→有机 异养型:人、动物、大多数细菌、真菌 ②异化作用 需氧型:

是否需要氧气 厌氧型:乳酸菌、蛔虫等体内寄生虫、破伤风杆菌 (3)新陈代谢类型归纳

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

异养虚氧型:人、大部分动物、细菌、真菌等(如蘑菇) 自养厌氧型:

异养厌氧型:乳酸菌、蛔虫等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2.生长素的发现:感光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 8 页 共 12 页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背光侧的细胞纵向伸长快,向光侧细胞纵向伸厂慢。

(2)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例子: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4.应用:

(1)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①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种子

②在没有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沙锅内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能发育成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 5.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激素名称 分泌腺体/细胞 作用 激素名称 分泌腺体/细胞 作用

生长激素 垂体 促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雄性激素 睾丸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雌激素 卵巢 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提高血糖含量 孕激素 卵巢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降低血糖含量 催乳素 垂体 促进对幼仔的照顾行为 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

寒冷 过度紧张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促进—抑制 7.相关激素间的作用

①协同作用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

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发育生长 ②拮抗作用 胰岛素:降低血糖含量 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含量

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9.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缩手、眨眼、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

10.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5部分组成: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第 9 页 共 12 页

11.兴奋的传导

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 刺激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正内负 →形成电位差→局部电流 电流方向a.膜外电流:未兴奋区→兴奋区, b.膜内电流:兴奋区→未兴奋区。

②.细胞间的传递(通过突触来传递):

a、突触结构: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b、兴奋传递过程: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前膜时,使突触小泡释放出递质到突触间隙内,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了兴奋或抑制。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细胞体→轴突→树突 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3.言语区:S区受损:运动性失语症(不会讲话,听得懂) H区受损:听觉性失语症(会讲会写,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14.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

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

15.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

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16.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1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b、联系: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3)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4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