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20.下列种植模式可实现一年两熟的是( ) A.小麦—油菜 B.油菜—甘蔗 C.大麦—春玉米 D.大麦—甘薯
【解析】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其农作物在生长时间上要错开,选项中最有可能的是大麦和甘薯,D正确。 【答案】D
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回答21~22题。 21.半城市化的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外来资本的投入 C.乡村工业化 D.政府规划形成
2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一般来说,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乡镇地区的文化水平,可以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第1题,郊区大力发展农业不是城市化,A错;主要是当地的乡镇,外来资本的投入很少,B错;当地的自身乡村工业化可以带动城市化,C对;多数是自发形成的,非政府规划形成,D错。第2题,半城市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可行;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也可以促进其城市化发展;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
心城市的吸引力,对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影响不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也可以促进乡镇城市化发展,选择C。 【答案】21.C 22.C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 A.藏北高原 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答案】D
24.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阴雨天气多,风力较大
B.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 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
【解析】甲树种为常绿阔叶林,华北地区多春旱,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春季凋落较多,选择B。 【答案】B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该月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本题考查季风的风向。读图,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说明北半球是冬季,该月为1月,A对,B、C、D错。 【答案】A
26.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A.沿岸寒流降温 B.地势高气压低 C.南北气流辐合 D.阳坡受热增温
【答案】D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各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由图可以推测出( )
A.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 B.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林线的影响因素。三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三地阳坡都为南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地阴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值,B正确;甲地南坡林线低于乙地南坡林线;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综上所述,B项正确。 【答案】B
28.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风力弱、局地多雾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答案】B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图甲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图乙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分布 30.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答案】29.D 30.A
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期不考虑负值),回答31~32题。
31.满足①至②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 ) A.23.5°~66.5° B.0°~23.5° C.66.5°~90° D.0°~90°
【解析】若极夜期不考虑负值,赤道上与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均为23.5°,回归线至极圈变化幅度为47°,其他纬度均为23.5°至47°。所以,满足①至②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0°~90°。 【答案】D
32.①处不可能( )
A.四季分明 B.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全年昼夜平分
【答案】A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面甲、乙两幅图示意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读图,完成33~34题。
33.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34.图示辐合带控制地区( ) A.海洋狂风巨浪 B.遏制台风等系统产生 C.天气稳定少变 D.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专题19突破选择题方法技巧(高考押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含(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