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建筑物作为立方体的组合同前面窗子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折中主义并预告功能主义的建筑形式
少就是多(6分:由谁提出?2分/什么年代提出的?1分/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3分)
密斯 凡 德罗 1928年提出
用简单的建筑结构和形式表达高深的建筑思想
少就是多理论:它强调了建筑材料的本身固有的颜色,纹理和质感同过去建筑上的繁琐装饰形成鲜明对照,以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新颖的形体构图间接地细部处理,对现代建筑产生广泛的影响
新建筑五点(8分:由谁提出?2分/什么年代提出的?1分/哪五点?5分)
勒 柯布西埃 1926年提出
(1)底层的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的平面
(4)横向长窗
(5)自由的立面
巴西利卡式教堂(10分:产生时代与定义?1分/特征3分/是哪种教堂的主要型制?1分/演化过程5分) 古罗马晚期 4世纪基督教公开后,教徒和教会按照传统的巴西利卡的样子建造教堂
拉丁十字式
平面呈十字形,纵横连个中厅高出,竖道比横道长多大厅比圣坛、祭坛又长得多
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个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得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
由于信徒的增多,在巴西利卡前造了一所内柱廓式的院子,中央又洗礼池
圣坛是半圆形用半个穹顶半个伞形屋顶覆盖,圣坛前是祭坛,祭坛前是歌坛
由于圣品人增多,后来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高宽和正厅对应相等,于是形成十字形的平面
三、画图题(20分/每题5分)
帕提农神庙立面简图 巴黎圣母院立面简图 ()
帕拉第奥母题简图 艾菲尔铁塔简图
〈一〉 古埃及
1、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般细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2、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方锥体,象汉字的“金”,所以称作“金字塔”
3、太阳神庙 古埃及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4、玛斯塔巴 古埃及的一种住宅形式,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重要建筑物名称: 阿玛尔纳宫殿
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
门卡乌拉金字塔
中王国时期——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埃德府神庙牌楼门
〈二〉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2、山岳台 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实例:乌尔山岳台。
3、人首翼牛像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
浮雕。正面有两条腿,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因为它们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所以并不显得荒诞。它们的构思,不受雕刻体裁的束缚,把图雕和浮雕结合起来,很有创新精神。
4、百柱厅 珀赛玻里斯宫里的大殿,68米见方,有一百颗石柱,高11.3米,梁枋都是木制的。大殿结构之轻、空间之宽敞,在古代世界中居于第一位。
重要建筑物名称:乌尔山岳台
萨艮(gen)王宫
珀赛玻里斯宫
补:两河下游——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上游——亚述王国
伊朗高原——波斯帝国
〈三〉古希腊
1、爱琴文化 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是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先后出现了以克里特和迈西尼为中心的古代爱琴文明,是古希腊以前的文化。
2、倒柱 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国王王宫里的柱子,他们柱头和柱础都是一个大圆盘,而且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影响到希腊的早期建筑。
3、迈西尼狮子门 迈西尼卫城有个3.5米宽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4、圣地、卫城在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着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全氏族宗教的象征。在有些圣地里,定期举行节庆,人们从各个城邦汇集拢来,圣地周围陆续造起了竞技场、旅舍、会堂等公共建筑,而在圣地的中心则建有神庙,它们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鉴赏的中心。
5、柱式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仙稀9 ?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6、多立克式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流行的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细长比 1:4-6。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注:在古希腊无柱础,古罗马有柱础。
7、爱奥尼式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细长比1:7-10,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
8、科林斯式 一种是流行于古希腊的柱式。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外国建筑史试题_打(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