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 2011年第3期
总第236期
ECOLOGICAL ECONOMY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能源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周子英段建南向昌盛许敏(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摘要: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走低碳发展的道路,要改变以往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国近 9年来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与总能源的关联度分别为0.873 5、0.608 3、0.725 1、0.762 9。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原煤为主要能源手段,这种能源结构不利于建构低碳经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大力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结构;碳排放;低碳经济文献引用:周子英,段建南,向昌盛,等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能源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J].生态经济, 2011 (3):55~58.中图分类号:F206;F062.2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the Grey Related Theory to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Low Carbon EconomyZHOU Ziying, DUAN Jiannan, XIANG Changsheng, XU Mi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required china takes th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required the economic growth, such as high consumption, application of the grey related theory to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near nine years, found coal, crude oil, natural gas, new energy whose correlation to the total energy was 0.8735, 0.6083, 0.7251, 0.762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based on coal, which was its main energy consumption, meaning that the energy structure was not conducive to build a low carbon econom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established the"two-oriented society", we must strive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and energy, improving energy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 weather change; energy structure; carbon emission; low carbon economy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能源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技术手段落后,利用效率低下,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程度较差,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自英国 2003年 3月发布《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1],首次提出低碳经济以来,
目前,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为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大力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JY055)
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中寻求减排,是中国现阶段化解国际压力且符合国情的双赢选择。本文就中国能源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出中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中国建构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寻找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中国能源现状1.1中国能源结构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6%、 2%和 0.7%。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除了煤炭以外,中国资源相对缺乏,人均能源占有量更是远远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石油人均占有量仅仅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天然气则不足5%。化石资源(包括煤
作者简介:周子英(1974~ ),女,湖南辰溪人,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低碳经济研究。通讯作者:段建南
55
低碳经济 low-carbon ECONOMY炭、石油、天然气)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 53位[2],由此可见,中国并不是地大物博,拥有相当丰富的能源,而是属于能源较贫乏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含水能、核能、风能等)各占 68.7%、 18.7%、 3.8%、 8.9%,煤炭在能源供应中所占比重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与欧美国家“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为辅,水电、核能为补充”的情况差别显著。能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拥有能源就拥有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从中国统计年鉴可知,中国能源消耗主要是以高碳排放的煤炭为主,这样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既不符合国家建设低碳经济的要求,也不利于经济、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可再生的新能源,优化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加速产业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迫切要求。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任务极为艰巨。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都必须以能源作支撑。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8年,中国消耗能源总量为 2.85× 10 11kg标准煤,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各占其中的 68.7%、 18.3%、 3.8%、 8.9%,可见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是以原煤等高碳能源为主,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中碳或零碳能源。原煤与天然气、石油相比,与新能源相比较,能源禀赋较差,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加上我国能源利用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单位产出耗能大,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与挑战。
2基于低碳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本文选取2000~2008年以来的原煤、原油、天然气、以及新能源生产量与全国能源总产量作灰色关联度分析,这些能源共同支撑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且能源之间具有明显的灰色特征。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中相关分析法,分析这四种能源与总能源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以便对中国能源结构总体结构进行了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能源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_周子英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