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氮气硫化工艺在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中的应用(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降低胶囊的上下模温差是采用氮气硫化工艺的首要任务。过热水硫化工艺转为氮气硫化工艺/后,我公司对LT23585R16轻型载重轮胎进行埋线测温,并优化了中心机构喷嘴及喷射方式,具体见下述氮气硫化工艺优化部分。2.2 氮气泄漏

防止氮气泄漏是氮气硫化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氮气泄漏增加空气压缩机和制氮机的负造成能源浪费,缩短制氮设备的使用寿命,提荷,

高生产成本。另外,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硫化车间氮气浓度增大还会导致操作人员缺氧。

氮气硫化对硫化系统的密封性要求高。为解决氮气泄漏,首先应采用高密封性的机械阀、密封圈和垫片等;其次应对管路和阀门定期维护、更换。氮气泄漏可通过系统用氮量、机台的压力曲线和温度曲线变化等逐段查找,锁定泄漏点。3 氮气硫化工艺优化3.1 试验3.1.1 试验设备和仪器

采用WLIV型测温仪,E型热电偶导线外覆-

耐高温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1.2 热电偶埋线

通过对轮胎埋线测温,比较轮胎各部位采用不同工艺的温度差异。胶囊上下模温差对比试验/选用轮胎规格为L氮气硫化工艺对T23585R16,/比试验选用轮胎规格为LT24575R16。采用24

轮胎厂相关

点埋线测温,实际测温点分布在轮胎的同一断面上,并呈对称分布。关键埋线测温点分布如图1所示

并在胶囊内循环,降低胶囊上下面的冷凝水吹起,

模表面的温差。调整后胶囊上下模最大温差控制在5℃,喷嘴改造后胶囊上下模表面的温度-时间()所示

。曲线如图2b

1~6—关键测温点。

图1 关键测温点分布

3.1.3 试验内容

3.1.3.1 氮气硫化工艺上下模温差对比及优化

试验

通过埋线测温的方法,对中心机构改造前后胶囊上下模表面温度进行分析。

3.1.3.2 氮气硫化工艺优化对比试验

轮胎装模→定型→蒸汽?氮气硫化工艺A:)进(1.4~1.8MPa→蒸汽排凝→蒸汽进→氮气

)进→氮气排凝→正硫化(2.0~3.0MPa→硫化结束。

在氮气硫化工艺A的基?氮气硫化工艺B:

础上优化氮气排凝步序,并缩短氮气排凝时间/25。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氮气硫化工艺上下模温差对比及优化

试验

采用热电偶埋线测温的方法确定胶囊上下模表面的温差。改进前胶囊上下模表面的温度-时()()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在硫间曲线如图2aa化初期,胶囊上下模表面的温差高达2硫化0℃,中后期温差在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随着时间延长模具侧板热量传到胎里的缘故。

为解决胶囊上下模的温差问题,通过改变设备喷嘴设计,直接喷射蒸汽和氮气,就有可能将胶

2]

。调整中心机构喷囊下胎侧部位的冷凝水移去[

3.2.2 氮气硫化工艺优化对比试验

采用氮气硫化工艺后,通过一段时间对耗氮量的统计发现,单胎耗氮量偏大。为了节能降耗,进一步控制生产成本,并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对氮气排凝时间进行了优化,不仅保证胶囊的上下模温差控制在工艺范围内,而且还降低了轮胎的单胎能耗。

A和B两种硫化工艺胶囊上下模表面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

图3中第Ⅰ区域是通入蒸汽时间,两种工艺温度无明显差异,这是由于在蒸汽进时工艺相比,

A与工艺B是相同的。

图3中第Ⅱ区域是轮胎的正硫化时间,在正硫化过程中,工艺B比工艺A的温度整体偏高,且胶囊上下模的温差几乎是一致的,这是由于原

嘴的角度,使充进去的氮气能够把胶囊下胎侧表

轮胎厂相关

110

轮 胎 工 业               2012年第32卷

问题,通过对中心机构喷嘴和喷射角度的调整,温差基本控制在5℃以内。

()通过对氮气排凝工艺的优化,缩短了氮气2

/提高了硫化生产效率,并使单胎耗排凝时间25,氮量降低10%。4 结论

()与过热水硫化工艺相比,采用氮气硫化工1

艺可以节省能源、提高成品轮胎的均匀性和生产

;;;工艺A)工艺A)工艺B)1—上模(2—下模(3—上模(

。工艺B)4—下模(

效率。

)(通过对中心机构喷嘴和喷射角度的调整,2

把胶囊的上下模温差控制在5℃以内,提升了成品轮胎的质量。

)(通过对氮气排凝时间的优化,提高了轮胎3

的生产效率,并在减少热能损耗的同时,使单胎耗氮量降低10%。参考文献:

[]君轩.]():轮胎氮气硫化[世界橡胶工业,1J.2005,32554.[]M]氮气硫化轮胎的争论点、注意点和好处[王2athurA N.J. 

():登祥,摘译.轮胎工业,1998,1811664669.-

第16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论文

图3 A和B两种硫化工艺胶囊上下模表面

温度-时间曲线

工艺排凝时间较长,在将生成的冷凝水排出的同时,也将部分饱和水蒸气和氮气排出,造成了能源导致工艺A在正硫化时温度偏低。经过氮浪费,

气排凝时间优化,在排出冷凝水的同时,尽量降低饱和水蒸气和氮气的排放,使轮胎既得到更多的热量,又不会出现胶囊上下模温差较大的现象。

图3中第Ⅲ区域为硫化后期,两种工艺温度曲线几乎没有差别。

3.3 优化效果

(针对氮气硫化工艺中存在上下模温差的1)

AlicationofNitroenGasCurinProcessin     ppgg 

steelRadialTireProductionSemi-   

inGAO YonWANG MaoZHANG Hao-yg,g,

(,,)SailunCo.LtdQindao66500,China  2g

:AbstractAlicationofnitroenascurinrocessinsemisteelradialtireroductionwascom      -     -ppgggpp 

,aredwithoverheatedwatercurinrocessandtheroblemsdurinthenitroenascurinwerein  -         -pgppgggg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氮气硫化工艺在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中的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氮气硫化工艺在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25006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