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21、垄断厂商短期均衡时( D )
A、厂商一定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亏损;
C、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D、超额利润、亏损和正常利润三种情况均可以发生 22、第四张比萨饼带来的满足不如第三张比萨饼这一事实是下列哪一个概念的例子 C A、消费者剩余B、总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递减D、价值之谜 23、预算线取决于 C
A、收入 B、价格 C、收入与价格 D、偏好
24、两家企业组成了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卡特尔。但博弈多次进行,每个参与者都采用了“一报还一报”的战略,那么,均衡就是 B
A、双方都违约 B、双方都守约 C、一方违约,一方守约 D、以上都可能 三、简答题
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答:经济学家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有其他东西称为得到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3、理性选择的含义是什么?分别举出一个理性选择与非理性选择的例子。
答:理性选择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能最好地达到作出选择者的目的的那种选择。例如,一个人的目的是为了把经济学这门课考好,如果他把时间用于复习经济学就是理性选择,如果他把时间用于看电影就是非理性选择。选择是否理性不取决于选择本身,而取决于目的是什么。在上例中,如果他的目的是更好地休息,那么,看电影就是理性选择,复习经济学就是非理性选择。 4、简述需求规律、供给规律.
答:需求规律或称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供给规律或称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5、什么是市场失灵?为什么会产生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就是无调节的市场不能在一切情况下都实现配置效率。
就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的作用上而言,市场失灵产生于三个原因:第一,公共物品的存在,即市场机制能有效地提供私人物品,但却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第二,外部性的存在,即市场机制能实现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外部收益与外部成本的存在,并不能同时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垄断的存在,即竞争必然产生垄断,市场机制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但在垄断存在时,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受到某种限制。此外,即使市场机制能实现配置效率,但其结果也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就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所产生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正是市场失灵的存在引起了政府干预。 6、什么是价格歧视?
答: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这种做法往往会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经济学家把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7、什么是洛伦兹曲线(即劳伦斯曲线)?
答: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洛伦兹曲线是指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具有重
要意义。一般来说,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8、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答: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 )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来表示 9、短期生产中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第几区域(或第几阶段)?
答: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Ⅱ区域
I区域:L从零增加到AP最大点。说明相对于不变的K而言,劳动量不足,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
Ⅱ区域:L从AP最大增加到TP最大,AP开始下降,MP递减,但MP>0,总产量仍在增加。在劳动量增加到MP=0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
Ш区域:L增加到MP为零点后的区域,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此点之后是不利的。
10、什么是资产组合选择问题?
答: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持有资产,各种资产形式应该保持什么比例,这就是资产组合选择问题。 11、外部性是指什么?
答:外部性是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由第三者(或社会)承担的成本或利益。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12、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
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特点: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一种满足水平即效用水平.而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13、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是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2014(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