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三、立意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文以意为先”,一篇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同一个
没有灵魂的人,徒有躯壳而已。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所写的内容甚至谋篇布局、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 运用,都与立意有密切的关系。那么,高考作文对立意有 什么样的要求?又该掌握哪些立意的方法呢?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一、从《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立意的等级要求谈立意 技巧
(一)立足基础等级:符合命题意图,立意要明确、集中 符合命题意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命题者所给的题 目,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这是审题的过程;二是在准确审 题的基础上确立与之相符的中心主旨,这是立意的过程。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高考作文时间紧,不可长篇大论,立意应明确、集中。 只有立意明确、集中,才能把中心说亮说透,才能受到阅
卷老师的青睐。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立意明确、集中呢?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1.披沙拣金,选准立意角度 给材料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内涵丰富,
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把握。对于考生来说,哪个角度能扣合话题,哪个角度可以确立最佳主题,必须认真地 审视、推敲。另外,选准立意角度,方可缩小取材范围, 以便体现自己的认识水平,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选准角 度,明确、集中立意,文章就不会中心模糊,杂乱无章。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大题小做,虚题实写,巧妙切入 大题是指题旨范围较宽泛、开放性强的文题,如“尝
试”“传递”“他们”等;虚题是指比较抽象,一般从哲 思、道理、精神层面拟定的文题,如“季节”“人之常 情”“坚强”等。这两类题目一方面为考生提供了张扬个 性、驰骋笔墨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也让考生在审题、立 意时难以把握,落笔时不易集中。这就需要为大题寻找一 个较小的切入口,就一个点或一个方面的内容来表现题旨, 突破口小了,开掘才能深。面对虚题,不能泛泛而谈,要 将立意落实在某个具体的人、事、物、景等载体上,这样 才能使文章意蕴丰厚、立意集中。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二)迈向发展等级:立意要深刻、新颖 “符合题意”是对文章的基本要求,“立意深
刻”“有创新”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高考作文中立意深刻的表现应该是多样的,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 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 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考纲对“有创新”的要求在立意方面着重指“见解 新颖”。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能发
掘其中最新、最具特色的内涵,能提炼出更新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富有创新精神的考生往往能察他人之未 察,悟他人之未悟,思他人之未思,言他人之未言,对问 题的分析、判断、提取以及对立旨的把握有独到的眼光。 如何让文章的立意深刻、新颖呢?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1.层层剥笋,深掘文题 层层剥笋喻指文章在立意上层层深入,步步升华。写
文章,要往事情的深处想,从而开掘出事情蕴涵的思想内 涵。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事物的本质或富 含哲理的东西,常常掩盖在生活的表象之下。文章立意要 深,必须通过表面的人或事,去深层次地挖掘其本质和内 在的道理。 我们写作时要养成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由现象到本 质、由个别到一般的纵向思维习惯。这也是立意深刻所必 备的品质之一。这种层层深入的思维方式能接近事理本质, 抓住问题核心,展现作者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立意自然 就高远深刻了。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化小为大,实题虚写,深化立意 (1)化小为大
化小为大是针对角度小的文题,通过描写、议论来提升它的立意,即从个别中抽象出一般的立意方法。比如以 “交往”为题写文章,如果写记叙文,须通过人与人交往 的事件,来形象地表达对“交往”的理解,即是说,所写 的事件一定要使人在认识交往的意义、技巧、经验、教训
等方面有所启示;如果写议论文,则须从道理上阐明交往的意义、本质、技巧等问题。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近年来高考作文拟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如2009年 天津卷作文题“我说90后”,采用了话题作文形式,话题 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90后”既是 时代的骄子,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正视自身的长处 与短处,认识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健 康成长,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 任。 该话题作文紧密贴近大家的生活实际,以“人”为出 发点,凸显人文色彩,坚持正面引导,力求避免不切实际 的空谈。作文选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大家的写作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适合 角度进行写作,易于写出真情实感。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实题虚写 2005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题“脸”,是一个很实的文
题。描摹一张脸,
议论一张脸,恐怕都没有准确把握题意。它需要以虚写实。一位考生以“脸谱与形象”为题,首先 论证了舞台上的脸谱代表的固定形象:红表忠勇,黑表刚 直,白表奸邪,黄表阴险,这是极直观的形象。接着一转 折,联系现实,批判现实中的一些人凭借生活经验,将形
象脸谱化。由“脸”提炼出一个生活哲理,深谙虚实相生的写作之道。
第二编 专题突破
2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另外针对一些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的物拟定的题 目,如“提篮春光看妈妈”“春来草自青”等,切不可据
“实”写来,要就“实物”展开联想、想象,化实为虚,升华出某种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道理来,文章的立意才 会深刻、高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2编7-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