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止出现断桩、离析的保证措施
a断桩、桩身离析产生的原因:由于砼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不够、提离导管外砼面或首灌量小而产生。
b防止措施:①在灌注时,施工现场技术员要随时用测绳测量管外砼面至孔口的距离和计算导管埋深,要求导管埋深始终保持在2-6m之间,最少埋深不小于1.5m。 ②保证首灌量满足要求。③在灌注过程中,要不断地上下提升、降落导管,加强振捣,增加砼的密实度。④保证导管质量。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导管密封性能及有无 损伤。⑤灌注接近桩顶标高之前应反复插实,避免空心桩。
5)防止出现桩身泥皮太厚、孔底沉渣过厚的措施 a原则上采用清水钻进。
b严格控制终孔时第一次清孔和灌注前第二次清孔的作业程序,使最终冲孔泥浆比重不大于1.05。
c在砼灌注前准确地测量孔底沉渣厚度,要求不大于10cm。检测时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继续冲孔换浆作业。
d适当地增加首灌量,加强首灌对孔底沉渣的冲击力。
e在砼灌注时,适当地增加导管外砼埋深深度,以加强砼在上升时对桩周泥皮的顶托,从而减少泥皮厚度。在灌注过程中,要不断地上下提升、降落导管,加强振捣,增加砼的顶托力。
6)防止桩身灌注不到位及桩身灌注量不足措施
a当灌注将近至设计桩顶标高时,采取自制砼探测器进行探量以控制,保证桩头超灌2.0m。
b灌注时在孔口(及后盘)计量砼实际灌注量,灌注后计算实际灌注总量和充盈系数。根据充盈系数的大小检查钻头直径及成孔、成桩情况。
7)确保后压浆满足设计要求的保证措施
后压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桩身承载力的大小,它是本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由一重要工序。为确保其成功,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前,认争研究本场地试桩的有关控制指标,与设计方交流,制定完整的、有保证的厚压浆作业指导书。
(2)确保压浆系统的密封与压浆器的流向,检查压浆系统是否漏水,若漏水须重新安装。掌握并严格执行用清水开通管路的时间,防止注浆器因周围砼凝固而堵死。 (3)对压浆量不足问题,在压浆前期采用小泵量低压(控制在0.8Mpa左右)然后逐渐增大压力(至2Mpa),若压浆量达到设计要求而压力未达到2Mpa时,须间隔继续压浆,达到设计压力及压浆量。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从工地归来,我实习期也正式结束。几个月来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我们最宝贵的是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经历。近距离的观察、学习,我对土木工程施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掌握的一些实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对我将来的工作有着重大意义的知识。现场的体会,还让我了解到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所以,我们应端正思想,屏弃享乐主义,耐得艰辛,才能更好的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我还要感谢辛劳为我们指导的老师们,还有工地上无私为我们传授经验的技术人员,你们的教诲让我们受益非浅。请允许我在实习报告的最后向老师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产实践课程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