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析本诗押韵、格律等形式方面的特点。
4.说明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六.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二.苏轼《定风波》 1.《定风波》中所表达词人的人生态度。 2.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
1.了解李商隐与“无题”诗。 2.分析诗中的比喻与用典。
八.背诵《登高》、《终南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无题》、《遣怀》。
第五章 长短情韵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三.李清照《永遇乐·元宵》
1.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这首词对比手法的运用。 3.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四.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苏轼与辛弃疾词之比较。 2.分析本词典故的运用情况。 3.分析本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背诵:《定风波》、《虞美人》
3.分析本文刻画南霁云形象所运用的手法。
第六章 唐宋大家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了解本文的叙事技巧。
2.分析本文人物典型性格特征。 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本文论证的技巧。 2.本文文体和中心论点。 3.欧阳修散文中的抒情意味。
四.苏轼《前赤壁赋》
1.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2.文章的语言特色。
3. 文章中景、情、理熔于一炉的特征。
五.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 例.《前赤壁赋》》: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
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七章 古代小说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刘义庆《石崇要客燕集》 1、《世说新语》与笔记体小说的风格特色。
2、体会“汰侈”的含义,把握本篇的思想主旨。
3、对比文中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石崇、王导、王敦。 4、对比和铺垫的运用
三.曹雪芹《宝玉挨打》
1、了解曹雪芹生平和《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2、理解宝玉挨打的实质。掌握贾政与宝玉父子矛盾冲突背后的社会意义。 3、掌握本文设计矛盾冲突的艺术表现手法。
4、体察本篇围绕“宝玉挨打”事件展现出的各类人物性格。如宝玉和贾政的性格特质;并对比宝玉打后黛玉和宝钗的不同表现,反映出两人怎样不同的性格特质。
四.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
例.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第八章 杂剧传奇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汤显祖《游园》
1、了解《牡丹亭》的概况。 2、掌握《游园》的艺术特色。
3、分析杜丽娘形象的代表意义和杜丽娘“游园”的象征意义。 4、解释“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含义。
三.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 例.《游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第九章 新诗苑林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郭沫若《天狗》
1.掌握《天狗》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以及诗中“我”的象征意义。 2.分析“天狗”一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三.徐志摩《再别康桥》 1.理解“康桥”的象征意义。 2.分析《再别康桥》所表现的音乐美。
3.体会本诗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四.余光中《白玉苦瓜》 1.了解余光中的乡愁诗。
2.掌握白玉苦瓜的多重象征意义。
3.分析《白玉苦瓜》一诗的意境美和它表现的现代诗的“三度空间”。
第十章 散文天地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1、理解作品中反复提到“长宜子孙”的深刻意义。 2、分析作品中“灯光”这个意象的特殊寓义。
三.汪曾祺《昆明的雨》 1、分析汪曾祺散文的风格。
2、分析《昆明的雨》所表现感情的方法。 3、分析《昆明的雨》结构与艺术特点。
四.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1、论述本文的现实指导意义。 2、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十一章 戏剧人生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曹禺《日出》
1.理解《日出》的主题。
2.分析剧本所刻画的众生人物形象的目的。 3.分析《日出》的语言特色。
三.老舍《茶馆》
1.《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方法。
1、理解《茶馆》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2、分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3、概括《茶馆》中主要人物形象特征。
第十二章 小说世界
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二.鲁迅《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日记体的文本结构。 3.《狂人日记》明暗两条主线的配合。 4.狂人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张爱玲《金锁记》
1、结合《金锁记》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风格。 2、理解《金锁记》小说名称的含义。 3、分析曹七巧的悲剧性人物形象。
四.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1、了解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
2、理解莫言所说的本作品是“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这句话。 3、分析作品里丰富而独特的意象。 4、分析本文独特创新的修辞手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