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仅仅缴纳黄河水费和车船使用税,但黄河水费的收缴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轻松。在全县为数不少的村庄根本用不上黄河水,常年累月用自己筹资打的深水井进行灌溉,少数村庄四面不靠河,根本用不上所谓的黄河水,这就为收缴黄河水费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再就是用上河水的部分村庄却面临着一个环境污染的问题。近年来也先后发生了几起因排污而引起矛盾纠纷。这样不少村庄弃河水而不用,要想顺利地收缴黄河水费仍需要基层干部三番五次地做工作。
(三)从社会面上看,有关复退、伤残、军转人员的有关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全县共有需要优抚人员2032名,病退军人1868名,其中“8023”部队197名,参加自卫反击战的200余人。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我们基本能够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药费问题。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二等功以上人员的药费要实报实销,像这样的问题即使在发达城市也是无法做到的,能够解决得也更是微乎其微,做为政府和民政部门只能是表示一下政府的关心和关怀,要想根本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其次是下岗军转干部的安置问题,这个问题日益突出,这不是某个地方的问题,是我国现有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要想妥善解决也不是由地方一级政府可以解决的。第三是现役军人的补助问题。武装部在征兵时为吸收兵源,将补助费提到每人每年3000元,而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补助只是1000元,兵走了,钱未领到,少数家属就来找政府和民政部门,解决不好、解决不了,就会牵扯到各级党政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四)在解决和处理信访问题上,缠访、闹访、无理上访仍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
在政法部门了解到,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除对政法干警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提出质疑并引起涉法涉诉外,大多是由于人们的法律防范意识不强或在运用法律条文中“断章取义”造成的,大多数上访群众在运用法律条文中只注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权利,而忽视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从而不达目的不罢休地进行上访上诉,这部分人员占上访数的多半以上。更有甚者,像陵城镇大吕村的郑某,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104国道拓宽侵占其住房及其他用地,当时政府按有关规定进行了赔付,但随着近年来赔付标准的提高,郑某以此为借口进行反复访,经县、镇有关人员多方工作给予解决后,其随之又提出承包地补偿等问题,政府退一步,他就进十步,无理取闹。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的二审已经判决了还三番五次进京上访,搞得县、乡工作很是被动。根据县乡司法调解组织掌握的情况看,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家庭纠纷增多,干群矛盾占第四位,同比有很大下降,04年全县共发生干群矛盾86起,占24%;05年发生23起,只占总量的8%。
(五)农村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减少,群聚性治安案件的苗头不容忽视
自平安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的治安形势得到明显改观,大多数群众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赞同。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暗访的群众中百分之百地知晓平安建设,其中通过媒体知晓的19%,耳闻目睹、亲身感受知晓的达81%。特别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春季严打整治斗争,有效地打击遏制了各类犯罪的高发势头。但从发案情况来看,农村社会的刑事、治安案件仍不容忽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侵财案件有所下降,但问题不容忽视;二是村级矛盾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数量增多;三是入室盗窃、偷盗大牲畜案件时有发生。
受法不责众不良思想的影响,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企图达到个人目的,而煽动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不容忽视。在走访和座谈中我们都听到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现在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也为有效防范和处理私自串联增添了更加的工作难度。军转干待遇问题往往就是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的待遇不同,造成少数人想通过集体上访或滋事来达到目的,虽经细致工作,大多数明事理、通大义的人员能息事宁人,但苗头性信息还是值得我们注意。个人恩怨转换为民族矛盾来达到目的,这也是群聚性治安案件的一个发端。今年年初就连续发生几起因个人买卖、经济纠纷引起的群聚性事件,好在我们及时地予以处理,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再就是少数下岗职工、退离休干部养老保险等问题都是极易演变为群聚性事件的因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农问题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原因及对策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