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充分利用库区水面资源,发展以斑点叉尾鱼回为主的水产养殖业。目前,库区水面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已经开发的水平不高,粗放型养殖比较多,斑点叉尾鱼回养殖具有一定的规模,网箱养鱼和拦叉养鱼也有一定规模,来势比较好,特别是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以州内龙头加工企业金凤凰公司为依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是充分利用库区草地资源,发展以草食牲畜为主的养殖业。库区草食牲畜养殖具有一定的规模,并涌现了一批养羊和养牛大户。依托库区花蜜资源,出现了一批养蜂大户。养猪在库区具有一定规模,出现了一批养猪大户。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养殖业,在库区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四)着力开发库区人力资源。全州32座大中型水库,有移民16万人,其中劳动力约8万人,这8万人就是人力资源。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是不断增加移民收入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为库区开发人力资源指明了方向。就库区而言,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移民的种养水平。库区现有山林、水面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前提,必须以农业实用技术作保证,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过来,我们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覆盖面较窄,层次较低,导致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较低,效益不是很明显。所以,今后要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当作库区产业开发的核心工作来抓。
二是抓好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增加移民工资性收入。由于库区生产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难以容纳库区现有劳动力,必须走劳务输出路子,引导移民走出库区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增加收入。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移民收入的高低。库区现有剩余劳动力占库区总劳动力的50%以上,他们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不高,增收难度很大。移民部门要花大力气做好库区青壮年劳力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技能,不断增加移民收入。要舍得花钱培训移民技工,要舍得送移民到好的学校培训,把培训内容同企业用工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库区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并做好跟踪服务和维权工作。
三是抓好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开发潜在的人力资源。为了减少库区移民,开发潜在的人力资源很有必要。对初中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上高中的库区学生,实行两年制“订单式”职业技术教育,让其稳定地在城市成家立业,是减轻库区环境承载压力、增加移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尽管我州移民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已达到400人,开局良好,但规模不大,应逐步摸索经验扩大规模。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免费入学就读,减轻了移民的负担,提高了移民就业竞争能力,为不断增加移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发展依靠移民
就国家而言,发展依靠人民;就库区而言,发展要依靠移民。只有依靠移民,才能推进库区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结合湘西州库区实际,发展依靠移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调动移民发展的积极性。解决库区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库区的发展既要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又要调动移民的积极性,走国家帮扶和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发展依靠移民,就是要把移民谋发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移民认识到,发展既是为国家也是为自己。过来,部分移民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对库区和移民自身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过来库区成长了一批产业大户,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是认识上去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提高了,走帮扶和移民自力更生的路子,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发展依靠移民,充分调动移民发展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共十七大报告确定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作为库区移民村组,要贯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做到移民自己的事情由移民自己管理,各级移民部门不要包办代替。湘移发[2007]13号文件出台的后期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其核心是村民委员会任项目法人和村账乡管,项目选择充分尊重移民意愿,改变过去由部门移民包打包唱的作法,是符合十七大精神的。所以,移民部门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要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移民部门主要做好指导、服务和监督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水库移民工作论文:持以人为本推进库区发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