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科学性主要在两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和检验:一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和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一般垄断,再到国家垄断和今天的全球化发展阶段,其内部的传统资本主义因素在丧失,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新社会因素在增长,这一历史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证明。二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不同国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和实践形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原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不同中国的改革虽然因为受到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进入艰难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人顶住来自各方的挑战和压力,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南,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用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现实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在具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民富裕。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今年是奥运年。我们更需要记住的是今年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年。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普遍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三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这三十年来有许许多多的成就与成功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香港、澳门的回归,北京市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神五、神六发射成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长江三峡等等不胜枚举。着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并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绩。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巨变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新中国在刚刚成立之初,在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之时,却遭受了“十年浩劫”的洗礼。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中国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这样一个岔路口许多人在彷徨犹豫。不知道中国改走怎样一条道路。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睿智的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策略。这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整个中国,也激发了广大中国人民迅速的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决心与信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杨尚昆和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和原省长刘田夫等同志陪同下,来到深圳视察,受到特区建设者的热烈欢迎。邓小平说:办经济特区是我提倡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他亲眼目睹了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的变化,对深圳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经过深思熟虑,邓小平写下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题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