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运用道德手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舆论氛围,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为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和风尚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是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这类事件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强烈的震撼力,有的报道敏感、复杂,直接影响社会安定。事实证明,广大群众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对主流新闻媒体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依赖,引导的结果往往影响着事件处理的效果。如何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新闻策划与报道能力,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缓解重大突发性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强烈冲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切实维护社会安定,需要新闻媒体不断增强判断复杂局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三贴近”原则,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前提条件。中央电视台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视导向为生命,始终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中央精神,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心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时代主旋律,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广泛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闻宣传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中央电视台将推进频道品牌化改革,努力实现由频道专业化向专业频道品牌化的转变,以频道品牌化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适应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继续改进新闻宣传,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注重新闻价值,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突出实质性内容,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提高权威性、影响力。积极实施“走出去”工程,以改进对外宣传节目语态、提高外宣效果为重点,努力使“中国卫星长城(北美)平台”和“中国卫星长城(亚洲)平台”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营造对我国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搞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用大局观念去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实现群众利益。着力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确保事实的准确,确保与人为善的态度,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的适度、适量,做到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争取主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担当起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压器”的职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